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证_《经方实验录》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杏仁,咳已略平,惟涎沫尚多,咳时痰不易出,宜与原方加桔梗。茯苓(三钱) 生草(一钱) 五味子(五分) 干姜(一钱) 细辛(六分) 制半夏(三钱) 光杏仁(四钱) 桔梗(四钱)【按】叶君昔史惠甫君为同事,患咳凡四阅月,问治于史。史固辞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032/52.htm

苓甘五味姜辛半杏大黄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苓甘五味姜辛半杏大黄汤于前方加大黄 三钱治服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后,面热如醉者。此寒水上冲,又有胃热故加大黄以清面热如醉之胃热也。 目录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苓甘五味姜辛半杏大黄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圆运动...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lingganwuweijiangxinbanxingdahuangtang.html

桂苓甘露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宜明论方》桂苓甘露散 《儒门事亲》桂苓甘露散 《宣明论》桂苓甘露散 《儒门事亲》桂苓甘露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宜明论方》卷六:桂苓甘露散【别名】桂苓白术散(《宜明论方》卷六)。【处方】茯苓30克(去皮)甘草60克(炙)...

http://zhongyaofangji.com/g/guilingganlusan.html

甘露饮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医述》大甘露饮此方创自洁古老人。以固本丸为主,而加入他药。原因胃中湿热下流归坎,则水源浊泛,故见证如此。而立方之意,实从救肾起见。清胃者自清胃,而救原者仍救原。丹溪止言心、肺、胃,未是全论。予每于肝经有郁火者,以此方加丹皮、山栀,去石斛...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daganlouyin.html

古老藏药需跨越“现代关”_【中医宝典】

...谈起据说能为藏药增加功效的加持法会,68岁的丹增平措颇有些自豪;而提到国际通行的药品生产规范GMP认证,这位老藏医多少有些不屑,称这种东西藏医药有些驴唇不对马嘴。 丹增平措是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老专家。他对加持法会GMP的态度实际上提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453.html

古老藏药需跨越“现代关”_民族中医藏医_【中医宝典】

...谈起据说能为藏药增加功效的加持法会,68岁的丹增平措颇有些自豪;而提到国际通行的药品生产规范GMP认证,这位老藏医多少有些不屑,称这种东西藏医药有些驴唇不对马嘴。 丹增平措是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老专家。他对加持法会GMP的态度实际上提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772.html

白虎(玉函)_《张氏医通》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兰香以除陈气。归脾汤中用木香之意不殊。或于竹叶石膏汤中。加知母、兰香尤妥。生津甘露饮 治上焦热渴。兰香饮子去防风、半夏。加当归、麦冬、山栀、黄连、黄柏、藿香、木香。...

http://zhongyibaodian.com/zhangshiyitong/495-29-32.html

雷丸_《备急千金要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治小儿忽寒热方。雷丸(二十枚) 大黄(四两) 黄芩(一两) 苦参 石膏(各三两) 丹参(二两)上六味 咀,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半儿,避眼及阴,讫以粉粉之,勿浓衣,一宿复。...

http://qihuangzhishu.com/221/356.htm

新生儿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新生儿保健法。见《奇效良方》。小儿初生,用五根(桃、柳、楝、梅、槐)加白芷、苦参煎汤之。若遇气候炎热,则用软绢蘸揩拭周身,可清洁皮肤,预防疾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95/721.htm

_【中医宝典】

...分热浴和冷浴两种,热浴多用温泉泥、黄土和燕窝泥煮水洗浴。温泉泥治斑秃、脱发、失眠等症;燕窝泥治小儿易惊及情志病症或风痒类病;冷泥多用黄土泥浆浴之,每日一次,每次10至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295.html

共找到309,0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