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试遁法庆出狱 显神通小塘传法_《升仙传》

...书暂且不表。且说一枝梅遁出监来,到了家中,见过他的母亲,又到后院见了小塘、承光,说:“二位太爷,这几日有失奉陪,多有得罪了。”小塘说:“朋友,我预先算定你有三十日牢狱之灾,今方七日你就用遁法逃回,这个罪该加一倍,六十日始能脱身。”一枝梅说...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9266.html

经络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与脏腑、气血等相互关系的中医学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针灸及推拿学的理论核心。经络学说是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形成的,与脏象、气血津液等学说互为补充,独到...

http://qihuangzhishu.com/44/48.htm

经络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与脏腑、气血等相互关系的中医学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针灸及推拿学的理论核心。经络学说是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形成的,与脏象、气血津液等学说互为补充,独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5-0.html

中西药合用的几种模式及给途径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中西药结合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当前对中西药结合的概念有多种观点和相应的多种方式。概言之:中西药的同时使用;联合运用中西药;中药西化;西药中化等等。分述如下。 一、中西药同时使用 是指把中药和西药放于同一处方或成中施用于患者。这种中西药合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9.html

节录夏禹铸望窍诀_《慈幼便览》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舌乃心之。红紫,心热也;肿黑,心火极也;淡白,虚也。鼻准与牙床,乃脾之窍。鼻红燥,脾热也;惨黄,败也。牙床红肿,热也;破烂,胃火也。唇乃脾之窍。红紫,热也;淡白,虚也;黑者,脾将绝也。口右扯,肝风也;左扯,脾之痰也。鼻孔肺之窍。干燥,热...

http://qihuangzhishu.com/853/3.htm

杨永璇_一、针并用,内外同治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福幼膏同治;软脚风以针刺、中药煎剂和神鹰健步丸并进;大麻风则纯用中药合丸吞服,缓缓图愈,疗效卓著。针灸中药,虽有外治、内治之分,但针同源,治亦同理,都是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和治疗法则指导下,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调和阴阳气血,祛邪扶正,治愈疾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angyongxuan/581-4-1.html

泻利之车前子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车前子味甘性寒。有利水清热,通淋,益肝肾,明目的功效,属泻利。常用于的功效有消水肿、通淋闭、疗目病、止泻泄,下面就向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1、水肿:车前子有利水消肿作用,常配合茯苓、泽泻、冬瓜皮等,用于治疗各种水肿。 2、淋闭:车前子甘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678.html

总论_《中药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草药源有植物、动物和矿物,其中以植物药占绝大多数,使用也更普遍,所以古代相沿把药学叫做“本草”学。这些药物的应用充分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所以中国人民把它你为“中药”。而“本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xue/69-1-0.html

_《幼科种痘心法要旨》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苗者,痘之痂也。种痘者,全资乎此,以为胎毒之引导,关系匪轻。选时,宜留神细察,不可轻忽,其中有可用者,有不可用者,惟在痘之顺与不顺别之。痘之不顺者,出不尖圆,色不红润,浆不充满,所落之痂,黑暗而薄。此天人合病,内外合邪所致,即幸而得愈,...

http://qihuangzhishu.com/896/4.htm

坐导_《三因极一病证方论》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治全不产及断绪,服前荡胞汤,恶物不尽,用此方。皂角(去皮子) 吴茱萸 当归(各一两) 细辛(去) 五味子 干姜(炮,各二两) 大黄(蒸) 矾石(枯) 戎盐 蜀椒(各半两)上为细末,以绢袋盛,大如指,长三寸余,盛令满,缚定,纳妇人阴中,...

http://qihuangzhishu.com/627/1033.htm

共找到119,7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