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四气与五味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 五味 五味原指药物的辛、、酸、苦、咸五种味道,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虽然有些药物还具有淡味或涩味,但仍然只称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801.html

虚证类_《医学摘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脾,枣仁远志固心宜,金樱五味兼山药,芡实同收效更奇。神惊〔神惊提纲〕 神不交精悸复惊,上炎胆火趁虚生,宫城烦扰心难静,此病根原要辨明。金鼎汤(证见上) 桂芍疏通胆火宜,半夏善扶脾,固心龙牡须兼用,病见神惊可医。气证〔气证提纲〕 左肝...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aicui/648-13-6.html

目病_《医学摘粹》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再加膏母宜。百合五味姜附汤(证附) 土湿水寒上热时,目中赤痛治休迟,法宜夏芍兼姜附,百合五味施。茯泽石膏汤(证附) 目珠黄赤势弥危,湿热熏蒸要速医,泽泻茯苓兼夏,石膏甘草合山栀。桂枝丹皮首乌汤(证附) 目无赤痛不明时,只见昏花是血亏,...

http://qihuangzhishu.com/648/470.htm

竹茹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妇人大全良方》竹茹汤治产后内虚,烦热短气方。竹茹(一升) 人参 茯苓 甘草(各一两) 黄芩(三两)上五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日三。□疗妇人产后短气欲绝,心中烦闷不解。必效方。竹叶(切) 麦门冬 小麦(各一升) ...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ganzhurutang.html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古文〕𠙸𠙿《唐韻》古三切《集韻》《韻會》《正韻》沽三切,𠀤感平聲。《說文》美也。《徐曰》物之甘美者也。《韻會》五味之一。《正韻》甜也。《書·洪範》稼穡作。《傳》甘味生于百穀。《詩·衞風》誰謂荼苦,其如薺。《禮·月令》中央土,其...

http://hanwen360.com/k/7518.html

五味(养生余录 下)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曰∶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胜,腠理以密,长有天命。《淮南子》曰∶五味乱口,使口爽伤,病也。陶隐居云∶五味偏多不益人,恐随脏腑成殃咎。五味稍薄,令人神爽。若稍偏多,损伤脏腑。此五行自然之理,初则不觉,久则为患也。酸多伤脾,肉皱而...

http://qihuangzhishu.com/336/1883.htm

中医治疗苔白的中药方剂大全_【中医宝典】

... 荆防败毒散 荆防散 金锁固精丸 溃疡汤 良附丸 五味姜辛汤 馏水石膏饮 龙骨丸 麻黄加术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 平胃散 普济消毒饮子 桑螵蛸散 柿钱散 疏风止嗽汤 四加减正气散 桃花汤 调和肺胃汤 通乳散结汤 完带汤 葳蕤汤 温肾调气汤 ...

http://zhongyaofangji.com/zhuzhi/taibai.html

中医治疗小便涩的中药方剂大全_【中医宝典】

...魄五味散 大豆散 大腹皮散 黄甘遂汤 黄散 大黄丸 大戟散 当归补血汤 当归黄连丸 当归龙荟丸 当归散 当归一物汤 导赤饮 已寒丸 大枣散 大枣杏仁丸 地肤子汤 丁香散 冬葵子汤 冬麻子粥 耳聋丸 莪术溃坚汤 防风通圣散 防己汤 返...

http://zhongyaofangji.com/zhuzhi/xiaobianshe.html

黄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黄汤 《饮膳正要》黄汤 《医学心悟》黄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黄汤【处方】绵黄、陈皮(去白),各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年高老人便秘涩。秘甚者不过两服愈,常服即无秘涩之患。此药不冷不燥,其效如...

http://zhongyaofangji.com/h/huangtang.html

五味偏嗜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五味偏嗜指辛、、酸、苦、咸。 【五味偏嗜】 五味,指辛、、酸、苦、咸。长期偏嗜五味,是致病因素之一。《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骨气劳,短肌,心气抑....」但此说以五味通套五行,亦有牵强之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880.html

共找到282,0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