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形脉诊第二(下)_针灸甲乙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疝,微滑为遗溺。涩甚为溢饮;微涩为螈 挛筋。脉急甚为螈 ;微急为鬲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疝气,腹里大脓血在肠胃之外。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滑甚为 癃;微滑为虫毒 蝎腹...

http://qihuangzhishu.com/661/71.htm

紫草_逢原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可用。盖紫草凉血,血凉则毒出。世俗误以为宣发之药,非也。若已出而色红活者不宜,或白陷,及大小便利者忌之。言,治心腹邪气五者,乃活血利窍之义。发痘即活血利窍之大端也。言补中益气者,营血和,则中气受益矣。...

http://qihuangzhishu.com/633/101.htm

脉歌_脉诀乳海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别论云.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ruhai/928-6-15.html

病毒性肝炎中医治疗_【中医宝典】

...生理功能与""密切有关。金匮要略说:"见肝之病,知肝传"。指出肝病会影响到,是有指导意义的。 黄疸最初称为"",如内经说:"湿热相交,民当病"。关于的记载最早见于山海经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953.html

病因病机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痞块”、“黄疸”、“风”的范畴,在内经早已认识到本病与饮食肥甘及黄疸的关系,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曰:“消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此外,还注意到了腹痛为本病的典型症状及不良预后,如素问·腹中论曰:“伏梁...

http://qihuangzhishu.com/128/419.htm

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九宫八风 三虚三实 八正风候 痹论 卷第二十九气论 三气 津液 水论 胀论 风水论 咳论 卷第三十杂病 重身病 温暑病 四时之变 息积病 伏梁病 热痛 消渴 头齿痛 颌痛 项痛 喉痹嗌干 目痛 耳聋 衄血 喜怒 疹筋 血枯 热烦 身...

http://qihuangzhishu.com/106/index.htm

口(附唇)_医述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义中央黄色,入通于,开窍于口。○有病口甘者,名曰。○有病口苦者,名曰。○膀胱移热于小肠,隔肠不便,上为口糜。(素问液泄则口苦。(灵枢)脾气通于口,口和则知谷味矣。(难经)哲言口之味∶热胜则苦,寒胜则咸,宿食则酸...

http://zhongyibaodian.com/yishu/472-21-5.html

三阴比类之病_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素问·示从容论全)黄帝燕坐,召雷公而问之曰∶汝受术诵书者,若能览观杂学,及于比,通合道理,为余言子所长,五脏六腑,胃大小肠,胞膀胱,脑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从行,此皆人之所生,治之过失。(比者,比异别以测病情也。义详论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18-9.html

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诸风状论 诸风杂论 九宫八风 三虚三实 八正风候 痹论 卷第二十九气论 三气 津液 水论 胀论 风水论 咳论 卷第三十杂病 重身病 温暑病 四时之变 息积病 伏梁病 热痛 消渴 头齿痛 颌痛 项痛 喉痹嗌干 目痛 耳聋 衄血 ...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index.html

十二病_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按至真要大论列此肺病于少阴司天之下,以热淫所胜,火克金也。详运气二十五。下同。膨音彭。)缺盆中痛,(缺盆虽十二之道路,而肺为尤近,故肺病则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瞀,木痛不仁也。手太阴脉由中府出腋下,行肘臂间,故为臂厥。...

http://qihuangzhishu.com/481/171.htm

共找到519,6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