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淫先兆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阴阳应象大说:“风胜则动”。因此风邪所致疾病的预报应以“风—动—肝”的特点,掌握其先兆证的规律。风为阳邪,阳主动,故风邪致病的特点为开泄、走窜,即风邪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以及位游移、行走无定的特点,如素问·至真要大曰:“诸风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4-9.html

抓主证,识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301条:“少阴,始得之,反恶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也就是说伤寒论的条文实际上就贯穿着一个主证问题。下面举一个病例,三四年前,江南无线电厂的一位女工找我看病,西医的诊断是肾结石、肾积水,病情比较重,中西医都看过,但是,效果...

http://qihuangzhishu.com/145/77.htm

脏腑经络_金匮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悉在于此,此不可不熟也。吕览语。脏腑经络一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不解实脾,惟治肝也。余脏准此。五行生克,肝木克土,脾土克水,肾水克火...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kuixuanjie/1294-7-1.html

脏腑辨证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进行归纳,借以推究,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情况的一种辩证方法,是临床各科的诊断基础,是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脏腑辨证,包括脏病辨证、腑辨证及脏腑辨证。其中脏病辨证是...

http://qihuangzhishu.com/92/66.htm

标本阴阳_医旨绪余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后治其标。既标受火邪,先于肝经五穴中泻荥心,行间穴是也;后治其标者,于心经五穴内泻荥火,少府穴是也。以药之,入肝经药为之引,用泻心火药为君,是治实邪之也。假令肝受肾邪,是从后来者为虚邪,虚则当补其母,故标本云∶标而本之,先治其标,...

http://qihuangzhishu.com/742/89.htm

卷下·出奇制_医学源流

...有经有纬,有常有变,有纯有杂,有正有反,有整有乱,并有从古医书所无之。历来无治法者,而其又实可愈。既无陈法可守,是必熟寻内经难经等书,审其经络藏府受病之处,及七情六气相感之因。与夫内外分合气血聚散之形,必有凿凿可征者,而后...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61.html

内生五气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舌红)、稠(分泌物和排泄物,如痰、涕、白带粘稠)、燥(口渴,咽干,便燥)、动(神情烦躁,脉数)。至于各脏腑之火,详见于脏腑,在此从略。(三)外火与内火的关系外火多由感受温热之邪或风寒暑湿燥五气化火所致,临床上有比较明显的外感演变过程。内...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8-3.html

脉经起脉诊在方面的缺憾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卷所录主皆引自古籍,其中出自内经仲景者可望而知之,但金匮要略书本不全,又可能有杂引王、阮、傅、戴、刘、葛、吕,张之文等就不可究诘了。所以王叔和所撰的主部分只是第二卷,它的形式是以寸关尺分主脏腑,列出主病证与治法的。 脉经以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6.html

中基能不能取代内经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中基能否真正涵盖内经?进而取代之呢?茶杯能盛得下茶壶吗?我们想举两个例子来说明。第一个是这个概念是中医一个很关键性的概念,它出自素问·至真要大。综观内经全篇,就是这一章讨论这个问题。...

http://qihuangzhishu.com/145/33.htm

翕翕发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表热不甚,如羽毛之拂,称为翕翕发热。出伤寒论·辨太阳脉证并治。为六经中太阳中风发热的一种临床症候,多兼见自汗、恶风寒等症。内外伤辨惑·辨寒热:“翕翕发热……发于皮毛之上,如羽毛之拂,明其热在表也。”方有执注:“翕翕发热...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505.htm

共找到516,3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