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根手指辨健康——中医的奥秘_【中医宝典】

...,五脏六腑十二经气血的运行都始于肺而止于肺,因此,寸口能够反映五脏六腑十二经气血的病变。 另一方面,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与脾同属太阴,与脾气相通,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源,所以脏腑气血的盛衰都可以反映于寸口。 结 语 作为中医“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89.html

_《宗三昧》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知弹石解索.雀啄屋漏.鱼翔虾游.谓之六绝.若浮合等.真脏七.茫然不知何义.而漫治取谤者有.多有病本濒危.药不应.而显绝绝证.如病患身热大.服药后.忽然微细欲绝.厥冷下利.呃逆不止者死.转躁疾亦死.病患厥逆下利.微欲绝.服药后...

http://qihuangzhishu.com/845/24.htm

中医脉象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意思。《家枢要》说:“短,不长也,两头无中间有,不及本位。”《外科精义》说:“短,按则不及本位。”其他如《诀指掌》、《医经小学》、《医学入门》、《太素秘诀》、《语》、《新著四言诀》、舒诏《辩篇》、《法统宗》、《三指禅》、...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7.html

五脏动数止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心部∶一动心,二动脾,三动肺,四动肾,五动肝。肝部∶一动肝,二动心,三动脾,四动肺,五动肾。肾部∶一动肾,二动肝,三动心,四动脾,五动肺。肺部∶一动肺,二动肾,三动肝,四动心,五动脾。脾部∶一动脾,二动肺,三动肾,四动...

http://qihuangzhishu.com/342/1242.htm

要领区别阴阳逆顺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谈到诊脉要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善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可见把握阴阳进退与顺逆,早已成为诊脉的重要法则。所谓“先别阴阳”,其中既包含着正气盛衰势的变化,叉包食着具体的病变情况。 而这两方面的情况,都可以用前述诸法进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3.html

的部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以候下(身躯下部)的原则。 但必须指出,寸关尺分配脏腑,其所候的是五脏六腑气,而不是脏腑出于何部,正如李时珍所说:“两手六部皆肺经,特取此以候五脏六腑气耳,非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 此外,也有不分寸关尺,但分浮中沉,左心肝肾...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3.html

有道疑是仙--名医奇闻_【中医宝典】

...忽然明白,呼姚坐毕曰:“大人根器(指阴茎)上别有一窍,常流污水,对否?”邹大惊:“此吾隐疾,事甚秘,汝何以知?”姚曰:“以”。邹始露出笑容,谢而求方,姚蒙说:“不须药也,至南京即愈”。并搬手指算计说:“今日初七,待十二日可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20.html

华佗法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这些书非华佗亲笔所著,皆出自其他人或后人手。尽管如此,华佗的医学成就与经验仍可有部分赖之得以保留与传播。从现存的文献中可以看出,华佗主要是师承扁鹊法。如《脉经·扁鹊绪反逆死要诀》篇末附有“华佗效此”四个小字,以及在《华佗神医秘传。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40.html

大小肠部位辨_《三十年临证经验集》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术】

...五脏六腑皆有定位:左寸心;左关肝胆;左尺肾与膀胱;右寸肺;右关脾胃;右尺肾与命门,自叔和倡导以还,历代医家成宗之从,已成千古定论。虽偶有一二异议,终不能易电。惟大肠与小肠两腑,在寸在尺,诸说不一,而见仁见智,各有至理焉。陆定圃《...

http://qihuangzhishu.com/144/13.htm

诸杂病生死候歌_《诀刊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病源各不一.今歌本生死.故不论病源.只论生死.腹胀浮大是出厄.虚小命殂须努力.此篇大抵以病相应不应言生死.然亦不可专执.临病参考可也.如中恶腹胀紧细者生.浮大者死之类.下痢微小却为生.大浮洪无瘥日.下痢欲绝者不死.杂色恶...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kanwu/943-8-9.html

共找到454,3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