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配黄连 降糖药对(2) 药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一)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来源 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 应用 大黄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黄连功擅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二药同为苦寒之品,相须为用,清泄胃肠实热之力增强。 心得 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大黄清肠热,黄连...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198.html

仲景用“水” 特色独具——兼答姚文轩、贾延利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一枚,薤白三两,半夏半升,白酒一斗。《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红蓝花酒方:红蓝花一两,白酒一大升。上述三方,白酒直接入方,与它药相伍,发挥协同作用。 用以制药 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篇抵当汤中,大黄三两,《伤寒论·阳明病脉证并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430.html

伤寒论》头痛证治辨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伤寒论》中涉及头痛见证的条文,共有17条。其中“太阳病篇”12条、“阳明病篇”、“少阳病篇”、“厥阴病篇”各1条,“霍乱病篇”2条。在这些条文中,对于头痛的论述,有的在讨论主证时提出,有的在论述兼证、变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458.html

论方证对应中证之内涵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中医学并非辨证论治一脉传承至今,可能还存在其他的思维模式。 “方证学”是仲景学说的核心 对《伤寒杂病论》这部经典著作的认识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历代研究、注解《伤寒论》的著作极为丰富,但都或多或少受伤寒学派代表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的影响,其著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254.html

伤寒论》六经解一_《研经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所列六经,与《素·热病论》不同。热病论根据气行之脉络言,故所着症,与《灵·经脉篇》义合。《伤寒论》根据邪入之次序言,故所着症,与《灵·经脉篇》义不合。经脉三阳经皆有头痛,阳明始有恶寒,而仲景乃皆入之太阳,更以胃实为正阳明;经脉嗜卧...

http://qihuangzhishu.com/769/86.htm

伤寒论》太阳篇跋_《研经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太阳篇,大书寒因三条。先中风者,是于有寒有热之邪据其一端言;次伤寒者,以寒之正言;终温者,则以热而兼寒之病,就其所兼言。寒因必列此三者而始备。温与风温虽殊,其为不即发而名温则不殊,故合为一条,而统冠之以太阳病。太阳病则头项强痛矣...

http://qihuangzhishu.com/769/157.htm

经区三态概说——《伤寒论》三阴三阳实质全新研究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循行线为核心的能量片区,即经区,而以为三阴三阳只是指六条经络循行线,所以才把三阴三阳“六病”称为“六经”,导致了对《伤寒论》研究至今剪不断理还乱的普遍混乱。 人体经区能量的开、合、枢三种状态简称经区三态。三态在生理上互相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536.html

卷第二 辨痉湿暍脉证第四_《伤寒论

...伤寒所致太阳,痉、湿、暍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名曰柔痉,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198.html

不懂南阳方言 误读仲景千年——兼与贾延利老师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刘世恩 南阳张仲景医学研究所 《中国中医药报》于5月16日第4版刊登了贾延利老师“《伤寒论》几几之我见”一文,他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几几”实是“沉沉”的坏字,并指出“沉沉”是“沉重”之义。近年来,我们从民俗文化方面对仲景引用到《伤寒杂...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974.html

共找到746,1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