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的诗_诗词_【文学360】

...《南源庄》曾巩 床上不废看青山,门前便踏南涧路。 绕墙顿失车马喧,岸帻日得沧洲趣。 尝嗟秋蓬转,未有茅屋据。 对此耳目新,始觉精爽聚。 沧溟未可泛舟入,雁荡谁能足去。 医闾在夷蛮,罗浮苦烟雾。 子真自爱谷口家,孔丘老亦洙泗住。 吾能放意...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903.html

五色_《黄帝内经·灵枢》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下为首,狐疝(疒贵)阴之属也。女子在于面王,为膀胱子处之病,散为痛,搏为聚,方员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随而下至,为淫,有润如膏状,为暴食不洁。左为左,右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色者,青黑赤白黄,皆端满有别乡。别乡赤者,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lingshu/101-3-49.html

五色·灵枢·黄帝内经

...下为卵痛;其圜直为茎痛,高为本,下为首,狐疝□阴之属也。 女子在于面王,为膀胱子处之病,散为痛,搏为聚,方员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随而下而至,为淫,有润如膏状,为暴食不洁。 左为左,右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色者,青黑赤白黄...

http://www.wenxue360.com/guji/1093.html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_【中医宝典】

...病,即六淫阴阳风雨晦明中之雨淫症也。到西周时人们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逐渐摆脱巫的束缚。如《周礼》记载:“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功。”这说明西周前后,在诊断疾病方面,已开始涉及到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55.html

从诗歌中体味望诊_【中医宝典】

...疟疬三秋孰可忍, 寒热百日相交战。 头白眼暗足有, 肉黄皮皱命如线。 ——杜甫《病后过王倚饮赠歌·疟疾》 天宝十二年,杜甫将自己患疟疾冷得发抖,热得发昏,迁延一百多天后,头发变白,足部生疮成茧,面萎神疲,头晕眼花等病态向王倚诉说,不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709.html

《肉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五_字书_【文学360】

...。读若丞。 2645、肉部:胗:唇疡也。从肉㐱声。 2646、肉部:腄:瘢也。从肉垂声。 2647、肉部::腄也。从肉氐声。 2648、肉部:肬:赘也。从肉尤声。 2649、肉部:肒:搔生创也。从肉丸声。 2650、肉部:肿:痈也。从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388.html

卷第一_《大唐西域记》

...池讹也)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矣。金银琉璃颇饰其岸焉。金沙弥漫。清波皎镜。八地菩萨以愿力故化为龙王。于中潜宅。出清冷水。给赡部洲。是以池东面银牛口流出殑(巨胜反)伽河(旧曰恒河又曰恒伽讹也)绕池一匝入东南海。池南面金象口流出信度河...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905.html

背腰部_《经穴汇解》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气府论曰.大椎以下至尻尾.及旁十五穴.至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也.骨度篇曰.膂骨.以下至尾 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节.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凡取背部诸穴除脊骨者.诸说纷纷.按背俞篇曰胸(头注曰.一本...

http://qihuangzhishu.com/912/24.htm

清明习俗_【二十四节气】

...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

http://wenxue360.com/24jieqi/archives/117.html

“玉”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玉的解释_康熙字典玉的意思

...韻補》叶音域。《漢費鳳𥓓》體履柔和,溫其如玉,修孝友于閨門,執忠謇于王室。《易林》鈆刀攻玉,堅不可得。盡我筋力,繭爲疾。 又叶音龠。《易林》桑華腐蠹,衣敝如絡。女工不成,絲帛爲玉。 又叶音迂。《洞𤣥頌》韞產寶玉,叶含耀明珠。 《說文》...

http://hanwen360.com/k/7389.html

共找到4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