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对AMI再灌注后心肌无再流的防治及其机制_【中医宝典】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杨跃进 教授报告了近十年来他们应用通心胶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心肌无再流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病例研究的系列成果。 杨教授称,引起心肌无再流发生的核心机制可能是微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损伤或破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702.html

胃之大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解剖结构名。胃腑直接分出的大络脉,与十五别不同。循行路线自胃上行,贯通横膈,连络肺,出于左乳下的虚里,即心尖搏动的部位。《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名曰虚里,贯膈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430.htm

先兆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指为经络系统的孙络部分,为初病入的重要观察哨所,指纹的浮沉长短和色泽的变化,无不为内脏气血盛衰的信号,尤其在儿科更可作为心肺吉凶的预兆。指与内脏的相关性,目前正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兴趣……一、指先兆的理论基础指诊是诊察手指食指的络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28/96.htm

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位于皮下浅表的络脉。如《素问.皮部论》:「视其部中有浮者,皆阳男之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09/508.htm

之刺其应有异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灵枢·血论》全)黄帝曰∶愿闻其奇邪而不在经者。岐伯曰∶血是也。(奇邪,即缪刺论所谓奇病也。在不在经,行无常处,故曰奇邪。)黄帝曰∶刺血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浊者何也?血出清而半为汁者何也?发针而肿者何也?血出若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25-5.html

络穴(别、别)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全身十五脉络各有一个穴位与经脉相联络。其中包括十四经脉发出的十四条络脉的穴位,和由脾脏分出的一条络脉的穴位,共十五个络穴。即:手太阴(手太阴之别)--列缺穴;手少阴(手少阴之别)--通里穴;手厥阴(手心主之别)--内关穴;手太阳(...

http://qihuangzhishu.com/109/583.htm

端肥大症预防_端肥大症怎么调理_查疾病_【疾病大全】

...1.一级预防 巨人症和端肥大症至今仍是垂体瘤中较多见的一种,不仅对骨骼的影响,还影响体内多种脏器,晚期并发症较多且很严重,预防本病的重点在于早期发现,故对生长过速及增高显著的可疑患者,要定期和及早检测血GH浓度。行头颅蝶鞍X片或垂体CT...

http://jb39.com/jibing-yufang/JuRenZheng263429.htm

损伤_病理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因久咳或剧咳而损伤肺,引起咯血。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患。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feiluosunshang-137.html

经有十二、有十五_《经络汇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并心包络为六脏;大小肠胆、胃、膀胱,并三焦为六腑,合之而为十二经。十二经各有其,共阳跷、阴跷、脾之大为十五络。十五络之外,犹有支络。盖经者径也,经脉之行,以气血之流行周身,经常而不断者言也,如川流之不息矣。...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luohuibian/911-7-18.html

伏温外窜血发斑疹喉痧等证治_《温热逢源》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伏温化热,燔灼血,因致血外溢,邪热即随血而泄,于病机犹为顺象。乃有邪热郁于血,不得外达,其在于肺,肺主皮毛则为疹,其在于胃,胃主肌肉则为斑。有斑疹各发,不相交涉者;有斑疹兼发,不能分晰者。总之以清营透邪,疏络化斑为主。凡外面斑疹透齐...

http://qihuangzhishu.com/813/23.htm

共找到26,9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