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化生五行,其中不无偏盛也。盖五行各秉一脏,各得一气,各主一方,各司一令,各有所生,各有所化,各有所制,各有所害。所以东方生风木,司春令,在人为肝,肝气不舒,则发而为病,病有盛衰。南方生热火,司夏令,在人为心,心气不舒,则发而为病,病有...
...肝为将军之官,其体阴,其用阳,故为刚脏。一有郁结,气火俱升,上犯胃经,痛连胁肋,加味左金汤主之。加味左金汤(自制)黄连(五分) 吴萸(二分) 瓦楞子(三钱 研) 毕澄茄(一钱) 蒺藜(三分)郁金(二钱) 青皮(一钱) 柴胡(一钱醋炒) ...
...之为病也。故用龙胆草泻肝胆之火。以柴胡为肝使。以甘草缓肝急。佐以芩,栀,通,泽,车前辈大利前阴,使诸湿热有所从出也。然皆泻肝之品,若使病尽去,恐肝亦伤矣,故又加当归,生地补血以养肝。盖肝为藏血之脏,补血即所以补肝也。而妙在泻肝之剂,反作补肝...
...肝虚泛指肝的气血不足。 【肝虚】 泛指肝的气血不足。临床表现有视物不明、听觉减退、容易恐惧等(《素问.脏气法时论》)。参见“肝气虚”、“肝阴虚”、“肝血虚”条。...
...故真脏之气独现,独现者,病胜脏也,故死。五脏皆赖胃中水谷之气滋养,故胃为五脏之本。而胃之所以能消化出入者,又藉脾气之鼓运,而脾则以肾中元阳为根,此先后天之互相生化,而不可偏失也。其各脏之气,亦必藉胃气以达肺,始得行于经脉。若邪气胜而精气衰,...
...《奇方类编》脏连丸治大人、小儿便血日久,多食易饥并赤痢、脏毒等症。用宣州大黄连不拘多少,去毛洗净,为末如面,用雄猪大肠一截,将黄连末入内,两头扎定,入锅煮熟,以烂为度取出,入石臼内杵丸,桐子大。早晚服三十丸,白汤下。 目录 《奇方类编》脏...
...(凡一切 癖、 瘕、痞气、奔豚,腹中如杯如盘者,皆肝虚、金衰、木横之病,当滋肾水以救之,切不可用疏利伐肝之剂。)足厥阴肝为风木之脏,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经云木郁则达之是也。然肝藏血,人夜卧则血归于肝,是肝之所赖以养者,血也。肝血虚,则肝火旺...
...神脏是指藏五脏之神的心、肝、脾、肺、肾,所谓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五脏既为神气所居,故名(见《素问.三部九候论》)。...
...【167】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肝脉行于两胁,素有痞者,肝气之郁结也。脐当脾胃之交,中气所在,胁下之痞。连在脐旁,土败木郁,肝邪之乘脾也。肝主筋,自少腹而结阴器,前阴者,宗筋之聚,肝气郁结,则痛引少腹...
...不过,细究起来,“惊”和“恐”是两回事:惊是没有心理准备,突然被吓,是外来的;而恐是心理知道的畏惧、害怕,是内在的。所以“恐”的程度更严重,持续的时间更长,对身体的影响可能更大。 中医认为,恐与肾的关系非常密切。《黄帝内经》有:“在脏为肾……...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