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第五章解读

...不讲仁慈,不安发议论,听任事物自生自灭。这就是老子在对自然界客观唯物性质认识基础上,所提出“无为之治”大体原则。 “天”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出现一个范畴。 古人惯于把天看作是世界主宰,并往往赋予天以人格和宗教方面涵义,先秦...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5.html

老子其它意思_道家_【文学360】

...1、老子也被用做父亲代称。 2、男性对自己傲称。 3、古星官名。《晋书·天文志》中:“老子四星及周伯、王蓬絮、芮各一,错乎五纬之间。”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4.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三章评析

...“贵柔”是《道德经》基本观念之一,除本章论述外,七十六章以及其它一些章节里也多所论及。“柔弱”是“道”基本表现和作用,它实际上已不局限于与“刚强”相对立狭义,而成为《道德经》概括一切从属、次要方面哲学概念。老子认为,“柔弱”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5.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九章评析

...纯真状态。这位体道圣人,是被老子美化了统治者,这是在前面几章里已经谈到过。但是,正如张松如先生所说那样,“老子是站是什么立场说话?岂不显然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立场吗?不是的,这道理我们已经一再指出过了。他是作为农业小生产者即小农...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1.html

后记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与道藏宋张太守汇刻四家注本。河上本除用宋刊本外,更参考道藏李道纯道德会元所用章句白本。又如傅、范古本,夏竦古文四声韵所引古老子,及托名王羲之帖本等,均加以批判选用。 (二)本书在校勘方面,以严可均铁桥金石跋中老子唐本考异所校三百四十九条...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9.html

老子长孙解释_老子长孙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养育子孙,使之长大成人。 宋 叶適 《安集两淮申省状》:“人在戰地,各自爲家,養生送死,老子長孫,未嘗有闕。”...

http://hanwen360.com/cy/297225.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一章评析

...在自知之明问题上,中国古代哲人们有非常相似观点。孔子有言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在老子看来,真正领会“道”之精髓圣人,不轻易下断语,即使是对已知事物,也不会妄自臆断,而是把已知当作未知,这是虚心...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4.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五章评析

...“乐与饵”指流行仁义礼法之治,“过客”指一般执政者,但还不是指最高统治者。老子在本章里警诫那些执政官员们不要沉湎于声色美食之中,应该归附于自然质朴大道,才能保持社会安定与发展。统治集团纵情声色,不理政事,这是在春秋末年带有普遍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7.html

道家思想_道家_【文学360】

...思想相关文章: 道家思想核心  道家教育思想 道家哲学思想无为”之道 道家哲学思想“无”之道 道家哲学思想“道”之道 道家养生思想 道家思想对生命观点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贡献 对道家思想理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53.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一章:老子物是什么东西_道家_【文学360】

...必然影响它美感,这之间微妙之处,很难阐述清楚。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我们后世许多研究老子哲学人中,有一派说老子是唯物,不是唯心。因为在老子书中有好多处,提到“物”字。这一点确须特别注意,在春秋时代,并没有所谓唯心、唯物理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1.html

共找到850,5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