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说》第三章道家虚心养气的真传_道家_【文学360】

...《老子他说》第三章虚心实腹与鼓气 可是在秦汉以后修学神仙丹道的道家方士们,大多都遵守老子的告诫,要极力做到“绝嗜禁欲,所以除累”的功夫,以便具有学仙得道的资格。不过,请注意我所说的“大多”这个概念。当然不包括自认为是黄帝传承的“黄老之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6.html

第二十六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谦之案皇侃论语学而义疏引作“重为轻根,静为躁本”,“根”“本”对文、义亦优。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严可均曰“是以君子”,河上、王弼作“是以圣人” 谦之案韩非解老作“君子”,磻溪、楼正、高翿、傅、范、...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2.html

老子他说》第六章人为神的守护人_道家_【文学360】

...话虽这样说,可是后世一般修炼玄宗的神仙丹道派的人们,却把老子的“谷神”之说改头换面,拉到道教的《黄庭内景经》里面,配合上古医学的《黄帝内经》等原理,把人身的头脑、心脏、小腹等体内的机能,各个派了一个守护的神人,配合天地日月时间空间方位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2.html

老子集注》在线阅读

...更加重要;但前者只有建立在后者的基础上才是可靠的! 《老子》在理解上存在如下特别的困难 断句。 已经“死”的字或词,如“象帝”。当然,也许这不是什么词,但无论如何,这的确使准确的理解更加困难了。 歧义。即在这篇近乎是“解释”性质的文章中,...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30.html

说明_《老子集注》

...理解更加重要;但前者只有建立在后者的基础上才是可靠的! 《老子》在理解上存在如下特别的困难 断句。 已经“死”的字或词,如“象帝”。当然,也许这不是什么词,但无论如何,这的确使准确的理解更加困难了。 歧义。即在这篇近乎是“解释”性质的文章...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78.html

标点符号的故事《先生合约》_【中国文学常识大全】

...标点符号的故事《先生合约》 相传,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有一次,他聘请一个教书先生,讲明膳食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但借说口说无凭,要求立一张凭据。那个富翁满口答应。教书先生就写了一张合约“每天膳食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

http://wenxue360.com/changshi/archives/18.html

老子思想误解“无为”非“无所作为”_道家_【文学360】

...“无为”非“无所作为” 老子看来,人们执于已见而与人争论,是造成社会纷乱之主要症结,想要消除纷乱,人们便须放弃“人为”之标准,而体认大自然之和谐,而且不要妄自创作,须“法天、法地、法道、法自然”。 例如庖丁解牛,牛像是庞大的问题摆在眼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7.html

其惟圣人乎·卷五·容斋随笔

...《乾》卦“其惟圣人乎?”魏王肃本作“愚人”,后结句始作“圣人”,见陆德明《释文》。...

http://wenxue360.com/guji/5637.html

老子思想无为而不敢为_道家_【文学360】

...无为而不敢为 老子的无为并非是一切不为的意思,更绝非是一种无政府的主义,而是要“去甚、去奢、去泰”,任何一切人为的自作聪明,或贪、或嗔、或痴,均需去除。所以,在想要达到“无为”的过程当中,已经包含了“有为”的成分了。 然而“自然”是道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4.html

补注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三章]] 使心不乱。 谦之案据想尔注校笺“淮南子道应训、蜀志秦宓传及易艮卦孔疏、晋书吴隐之传、文选东京赋注所引此文,皆无‘民’,刘师培老子斠补谓唐初避讳删去,今此六朝写本无‘民’字,可证刘说之非。” 虚其心。 谦之案老子想尔注本...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601.html

共找到432,0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