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第九章评析

...儿子,“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不仅丞相做不成了,连做一个布衣百姓与儿子外出狩猎的机会也没有了,这是多么典型的一个事例啊!然而,对普通人而言,如果没有身败名裂之时,是不大可能领会“功成身退”的真谛的。 作为普通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0.html

老子名言_名人名言_【文学360】

...所以,圣人不为天下先,反而能占先;将生命置之度外,反而能生存。不正是由于表现出大公无私吗?反而能成就其私欲) 【解释】以后为先,伪装成无私,老子的大智慧中表现了中国人的狡猾。难怪人们常,中国人与西方人处事,一对一,对方肯定不是我们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6.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评析

...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的法则。同时,我们也看到,本章的“无为”并不是讲人们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求得“无不为”,“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正是从方法论上说明了老子的确是主张以无为而有所作为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5.html

南怀瑾的生活_文学家_【文学360】

...下山后顿感“人”味颇重,实在受不了,便燃起香烟,把“人”味赶走,其实并没有吸进肺里。南先生的吸烟与众不同,倒更象一种把玩,幽雅的很,空气中也没有讨厌的烟气。 与人为善 南怀瑾1971年,南怀瑾受聘于台湾辅仁大学,正式开设易经课程,可是课只...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81.html

老子·道经·第十三章评析

...;以目任目,不为天下视;吾之耳目静,而天下之视听不荧,惊患去已,而消于天下,是以百姓履籍而不匹倾。”(王夫之:老子 一般人对于身体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于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4.html

卷第一 神仙一_太平广记

...,其遵老子之术者,皆外损荣华,内养生寿,无有颠沛于险世。其洪源长流所润,洋洋如此,岂非乾坤所定,万世之师表哉。故庄周之徒,莫不以老子为宗也。(出神仙传 老子姓李,名重耳,字伯阳,是春秋时代楚国苦县曲仁里的人。传说的母亲有一次看见空中...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520.html

老子·道经·第二章评析

...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 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的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8.html

名家养生(1)——老子_【中医宝典】

...黄老之学”。道德经涉及养生主要有: 一、顺乎自然,祛病延年。老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命源泉,人要维持生命活动,必须顺乎自然,适应自然变化规律。 二、少私寡欲,怡淡为上。老子要求少私念,去贪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88.html

南怀瑾的人物评价_文学家_【文学360】

...南怀瑾修养和追求 上下五千年 纵横十万里 经纶三大教 出入百家言 这是挂在南怀瑾先生客厅的条幅,反映了的修养和追求。 南怀瑾最大功业是修两条路: 南怀瑾讲学一条路是“金温铁路”(金华-温州-矾山)。南先生不仅致力于国学教育,对祖国的发展...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80.html

老子的著作_道家_【文学360】

...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道德真经道德经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老子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上下共五千字左右。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老子书称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24.html

共找到890,5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