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之为《诊籍》,惜已不传。现仅能通过《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只言片语,以窥其脉法之大略。 诊法独取寸口 仓公所受之学与扁鹊一脉相承,故其诊法亦为独取寸口法。《扁鹊仓公列传》收录的二十六个病案中,记载诊脉的有十六个。这些医案中谈诊法时,大多...
...易明,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常因动作而扰乱,乃可诊有过之脉。过者,病也)。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切者,切近也,手按近体也。切脉之动静,诊阴阳也;视目之精明,诊神气也,察五色以...
... 经络系统的生理作用 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 《难经.二十二难》:“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灵枢.海论》“夫...
...脉诊学中的脉象的图解,根据脉学发展应该在较早的时期就出现了,不过据目前的史料和资料,只能上溯到晋代,亦就是《脉经》。 我国文字出于图画,到文字正式独立以后(最晚是殷商时代)图域仍在学术文化上起着实际的作用,所以自古就有“左图右史”之说,...
...诊小儿脉,与成人有所不同,因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分寸关尺三部。此外,小儿临诊时容易惊哭,惊则气乱,脉气亦乱,故难于掌握,后世医家多以一指总候三部。操作方法是医生用左手握小儿手,再用右手大拇指按小儿掌后高骨脉上,分三部以定息数。对四岁以上的...
...豁然空”。这里有迟、大、软、空四个条件,其后历代脉学书籍大多数遵循这些条件,例如《千金方》直录《脉经》原文。《外科精义》说:“虚脉之诊,按之不足,迟大而软,轻举指下豁豁然空。”《脉诀刊误》说:“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濒湖脉学》...
...正常的舌象应该是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简称为“淡红舌、薄白苔”。由于舌象与人体的气血津液、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当人患病时,舌头会出现变化。 1.贫血病人的舌体多胖大、淡红、苔白而不润,...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注:●此言肝脉有刚柔,而病亦以异也。●肝脉搏击于手,而且坚且长,其色又不青,当病或坠或搏,而血积于胁下,令人喘逆不止也。●正以厥阴之脉,布胁肋,循喉咙之后;其支...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总结、积累、归纳、升华而成的系统理论,对指导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经络具有沟通上下表里、联系脏腑器官与通行气血的功能。《内经》认为: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肢节”,具有“行...
...血;尺坚大,脉小甚,少气,俛有加,立死。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诊寒热,赤脉上下至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