尻_《经络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即臀也,尻骨曰八 骨。尻骨两旁,各有四骨空,名上 、次 、中 、 ,左右各八穴,故曰八 骨也)属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冲脉之会(《灵枢》曰∶营气合足太阳,循脊尻。又曰∶足太阳之脉,其支者从 中下挟脊,贯臀,入 中。所生病者,腰、尻、 ...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luoquanshu/729-6-72.html

春三月每天早上梳头一百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中国古代的《养生论》中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说的是两重意思,一是梳头可以养生,二是春天这个季节适合梳头养生。 中医认为,经络遍布人的全身,人体内外上下,脏腑器官的互相联系,气血的调和,要靠这些经络起传导作用。人的气血靠经络而...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140.html

十二皮部_经络腧穴_【中医宝典】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十二皮部的分布规律: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将皮肤病划分为十二个区域。 十二皮部的作用:由于二十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11.html

原序_《经络全书》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有别,有正别、诸阴之别,皆为正。而筋亦有直、有支、有别,其传注之所,曰端、曰俞、曰上、曰、曰内、曰外、曰前、曰后、曰中、曰间、曰侧、曰交、曰会;传注之名,曰上、曰、曰出、曰入、曰径、曰直、曰横、曰邪、曰起、曰从、曰及、曰循、曰历、曰注、...

http://qihuangzhishu.com/729/2.htm

经络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凡直行干线都称经脉,而由经脉分出来的网络身体的各部分的支脉叫做络脉,经络是运行全身血、联系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通周经络系统的连系,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经络,可能...

http://qihuangzhishu.com/109/509.htm

疏通经络—痹必蠲酒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痹必蠲酒[药物组成] 生川乌 生草乌各30g 马钱子15g 血竭2g 白花蛇l条 乌梅 紫草各18g [功能主治] 搜风胜湿、疏通经络、活血散瘀。主治痹证。 [用法用量] 用棉签蘸药酒搽患部(关节处多搽几遍),每日早晚各搽一次,七日为一个...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907.html

经络学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经络学说是关于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规律及其功能的中医生理学说。经络学说的基本理论在《内经》中有较系统而全面的论述,这表明经络学说是在从春秋到战国的较长时期内逐步完善起来的。1、经络学说的逐步完善经和络分别指经脉和络脉,“脉”、“经”、“络”...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0.htm

畅通经络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只有经络通畅,气血才能川流不息地营运于全身。只有经络通畅,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从而养助腑、生气血、布津液.传糟粕、御精神,以确保生命活动顺利进行,新陈代谢旺盛。所以说,经络以通为用,经络通畅与生命活动...

http://qihuangzhishu.com/152/26.htm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说明病理变化:由于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通道,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故临床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常常在经络循行通路上出现明显的压痛,或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相应的部位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电阻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78.html

经络感传现象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沿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一些特殊感觉传导,或循经出现的各种皮肤反应。又称经络现象、经络敏感现象或针灸感应现象。这种现象在某些人身上可因针刺、艾灸、通电、按压等刺激穴位或在气功练功的过程中产生。经络感传的性质,因刺激原和个体之不同而有所不同。如...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360.htm

共找到229,1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