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经论·素问·黄帝内经

...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 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

http://www.wenxue360.com/guji/1025.html

音乐养生与阴阳、五行、七情_乐娱养生_【中医宝典】

...诠释为:高为阳,低为阴;大调为阳,小调为阴;强为阳,弱为阴;刚为阳,柔为阴;金革之声为阳,丝木之声为阴等。音乐养生,恰是针对机体阴阳偏胜偏衰属性,用音乐阴阳属性来补偏救弊,从而协调阴阳平衡。如对阳虚寒证患者,可温阳散寒,选用活跃、欢快、...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425.html

经络根结、标本与气街、四海_经络腧穴_【中医宝典】

...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论在经络分布和气血运行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经络腧穴上下内外对应关系,强调了人体四肢与头身密切联系,指出四肢下端特定穴与头、胸、腹、背腧穴关系,对针灸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十二经脉还有标本、根结、气街...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4998.html

经络辩证概要_中医辩证经络辩证_【中医宝典】

...,特别是经气聚集腧穴之处,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如麻木、酸胀、疼痛,对冷热等刺激敏感度异常,或皮肤色泽改变,或见脱屑、结节等。 例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 胁下,少腹、肩背,便是该脏经络...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27.html

经络体系是中医疾病预测物质基础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反映病证,有助于对疾病定性、定位预测。故《灵枢·卫气》曰:“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由于经络对病候反映主要表现在循经路线及俞穴两个方面,因此通过查循经路线异常及俞穴异常便可了解疾病先兆表现,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

http://qihuangzhishu.com/128/10.htm

八纲辨证之虚实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虚实辨证,是用以概括和辨别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两个纲领。实证主要取决于邪气盛方面,而虚证则主要取决于正气虚方面,即“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辨别疾病属虚属实,是治疗时确定扶正或祛邪主要依据。 (一)虚证 虚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19.html

经络与色脉诊学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色脉与气血运行有关,面气血运行又与经络密切相关,因为经络是气血运行径路。某些提法与现代医学之循环系统类似。《灵枢·经水》说:“经脉者,受血面营之。”《素问·离合真邪论》亦说:“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于寸口中手...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49.html

什么是经络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提到经络很多人都会觉得神秘,还有人会联想到武侠作品里打通“任督二脉”、“奇经八脉”增强功力或点穴法什么。真正经络是什么呢?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沟通上下内外通路。针刺经络腧穴会出现酸、胀、麻、热、凉、痛等循经感传现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52.html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译文

...不停息地浑然流动,谁能穷其究竟!然而,它们区分为阴阳,俱都有标有本,有虚有实,各有其循行、经历之处。能辨别阴阳十二经脉,便可了解疾病发生原因;能候察、诊知虚实所在之处,便可寻找出发病部位在上还是在下;知道六腑之气往来运行路径,就知道怎样解开...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920.html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译文

...不停息地浑然流动,谁能穷其究竟!然而,它们区分为阴阳,俱都有标有本,有虚有实,各有其循行、经历之处。能辨别阴阳十二经脉,便可了解疾病发生原因;能候察、诊知虚实所在之处,便可寻找出发病部位在上还是在下;知道六腑之气往来运行路径,就知道怎样解开...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920.html

共找到908,3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