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名。清·唐宗海撰。刊于1892年。包括《中西汇通医经精义》、《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伤寒论浅注补主》、《血证论》、《本草问答》。这是较早试图汇通中西医学的论着。现存多种石印本及铅印本。...
...小儿痫热盛亦为痉.圣经贤训可据.其为亡阴筋燥无疑.(然而太阳底面.即是少阴.入脏即死.入腑即愈.首篇言之详矣.兹)太阳病发(于标阳.无有不)热.(发热则脉不宜沉细矣.今反)脉沉而细者.(是证见太阳.脉见少阴.而背项强直等证并见.)名(之)曰痉...
...脉证治第二十一(论一首、证六条、方八首)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论一首、脉证合十四条、方十四首) 卷六 杂疗方第二十三(论一首、证一条、方二十二首)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论辨二首、合九十法、方二十一首)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
...有子,螺蠃负之,《传》云螺蠃,蒲卢也。礼记云:夫政也者,蒲卢也。郑云:蒲卢,果蠃,谓土蜂也。方言云:其小者谓之蠮螉,或谓之蚴蜕,《说文》无蠮字或当为医。蜈蚣味辛温。主鬼注蛊毒,啖诸蛇虫鱼毒,杀鬼物老精,温虐,去三虫(《御览》引云:一名至掌,...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 题辞 卷上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湿病脉证第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肺痿肺痈...
...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旧本俱列本篇第二条.余玩其文义.确是开章语气.且有内外因.及不内不外之病由.然后有上工之问.并启色脉诊法.如后文所云.故特僭移于篇首焉.)五常.即五行.其名...
...脉证治第二十一(论一首、证六条、方八首)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论一首、脉证合十四条、方十四首) 卷六 杂疗方第二十三(论一首、证一条、方二十二首)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论辨二首、合九十法、方二十一首)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
...清代医家。陕西渭南人。生平欠详。尝辑成医学门径书《医学初阶》,系录自《本草逢源》、《伤寒论浅注方论合编》、《金匮要略浅注方论合编》、《温病条辨》等四书而成。现有刊本行世。...
...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注』详见《伤寒论·太阴篇》内,不复释。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注』痼疾,旧病也。卒病,新疾...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论二首 脉证十七条 方二首)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肺中寒,吐浊涕。 肺死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肝中风者,头目目闰,两胁痛,行带伛,令人嗜甘。 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