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小儿推拿常例手法_【中医宝典】

...小儿推拿疗法的常例手法包括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总筋、分阴阳、拿肩井,无论治疗哪一种病症,每次推拿均使用这些方法,所以总称常例手法,即常规的例行成套手法。其中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总筋、分阴阳五法在每次推拿中开始阶段应用,拿肩井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166.html

内经补泻_《针灸大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帝曰:『余闻刺法,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歧伯曰:『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而补泻行焉。泻虚补实,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败,谓之天命。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凡用针者,随而济之,迎而夺之,虚则实之,满则泻之,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dacheng/1043-7-5.html

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的手法治疗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基于此,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了四指点穴加拔伸屈膝治疗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的一套手法。因该手法是在“开中缝手法治疗膝缝伤筋”手法的基础上总结而成,故亦称之谓“开缝”手法。 疗法介绍 开缝手法是指四指点穴加拔伸屈膝,四指...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000.html

五脏五味补泻_《痰火点雪》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苦补之,(黄柏) 虚则补其母。(五味子)张元素曰∶凡药之五味,随五脏所入而为补泻,亦不过因其性而调之。酸入肝,苦入心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缓,苦主坚,咸主软。辛能散结润燥,致津液通气,酸能收缓敛散,甘能缓急调中,苦能燥湿...

http://zhongyibaodian.com/tanhuodianxue/752-7-7.html

辅助手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手法分类名。指针刺操作过程所应用的一些配合手法,用于确定穴位,帮助进出针,调节针刺感应。如爪切、循摄、弹动、刮柄、扪按等。《素问·离合真邪论》:“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就是本类手法的运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68/909.htm

杨济时 简历_【中医宝典】

...杨氏重视经络学说,以之指导辨证取穴,提出“宁失其穴,勿失其经”,这样才能使“穴无不正,疾无不除”。在操作上,强调“巧妙玄机在指头”,重视补泻手法,将前人针刺14法概括为12字手法,即“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对、指搓、指捻、指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09.html

杨济时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缺一不可,杨氏重视经络学说,以之指导辨证取穴,提出“宁失其穴,勿失其经”,这样才能使“穴无不正,疾无不除”。在操作上,强调“巧妙玄机在指头”,重视补泻手法,将前人针刺14法概括为12字手法,即“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对、指搓...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angjishi/index.html

治病八法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金针赋》描述了烧山火、透天闵、阳中隐阴、阴中隐阳、子午捣臼、进气与龙虎交战、留气、抽添等手法,称为治病八法。成为后世补泻手法中的主要内容。由于这此手法的操作步骤较多,所以对其中一些动作规范化,定出了一定的次数。即分别以九或六作为基数,...

http://qihuangzhishu.com/113/97.htm

调和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手法之一。指针刺中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补泻方法。即平补平泻。参见该条②...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545.htm

针灸要辨证 手法要灵活——李志刚谈针灸实践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补泻手法的应用,提倡针、灸、药、推拿多法灵活并用,这样才能达到尽快治愈疾病的目的。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90.html

共找到10,97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