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生要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养生专著名。南宋河滨丈人撰。一卷。该书将养生原则概括为“调息、摄性、缓形、节欲”八字。内容包括存想、调气、按摩、导引、行景、饮食、居住、房中、四时、禁忌等10篇。“导引篇”绘有八段锦坐功图,对普及、发展八段锦功法有一定作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730.htm

运气按摩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气功学术语。系一种功法。指气功医师运用体内之气,通过手指或手掌等部位发功,作用于患者经络、穴位或病变部位而治疗疾病。《灵剑子·胎息秘要歌诀》有“布气与他人攻疾”的记载。《抱朴子内篇》、《诸病源候论》等中也有较具体的介绍。...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621.htm

《摄生要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养生专著名。南宋河滨丈人撰。一卷。该书将养生原则概括为“调息、摄性、缓形、节欲”八字。内容包括存想、调气、按摩、导引、行景、饮食、居住、房中、四时、禁忌等10篇。“导引篇”绘有八段锦坐功图,对普及、发展八段锦功法有一定作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72.htm

《内外功图说辑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气功著作。二册。席裕康辑,王知慧绘图。刊于1919年。本书辑录有关气功、导引的著作,如《陈希夷二十四气坐功导引治病图说》、《五禽舞行功法图说》、《八段锦》、《易筋经》等图说及《奇经八脉考》、内景图等。收集资料颇多,但较芜杂。现存初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597.htm

太极内功_《老年百病防治》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1.功法(1)姿势:可有静练式、动练式、活练式三种。静练式又分卧式、靠式、坐式、站式四种,动练式又分单练式和带功练拳。(2)呼吸:初期采用自然呼吸,渐达缓慢、均匀、细长,并由胸式呼吸渐为腹式呼吸;也可采用导引运气法,即在练功开始,口对会阴...

http://qihuangzhishu.com/143/120.htm

气功的产生和发展简史_气功文化_【中医宝典】

...:以静 坐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其代表功法是坐忘、心斋等。 3.释家气功:又称为佛家气功,佛教是我国东汉初年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宗教派别,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是印度迦毗罗国国王的长子,他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人, 终年80岁。释家气功的特点是:运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339.html

打躬势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导引功法名。方法为:取直立位,两足稍分开,两手抱头,掌心紧贴耳门,弯腰直膝俯首,尽量使头靠近两膝,再挺身直立。《易筋经》:“两肘用力夹抱后脑,头前用力探出,牙咬,舌抵上腭,躬身低头至腿,头耳掩紧,鼻息调匀。”有健腰腿作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103.htm

俯按山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导引功法名。山源即鼻中隔。方法为:用第二和第三指之端,分别伸入两鼻孔,挟住鼻中隔,轻轻揉捏。然后,叩齿数下,以手按鼻片刻。有宁心安神、醒脑及治疗之鼻疾之效。《圣济总录》:“鼻下山源,是一身之武津,真邪之府,守真者所以遏万邪。”...

http://qihuangzhishu.com/168/905.htm

《天隐子养生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养生专着。又名《天隐子》。唐·司马承桢着。《道藏》有收载。全书有神仙、易简、渐门、斋戒、安处、存想、坐忘、神解等八篇。书中主张破除世俗加于气功养生中的神秘色彩,主要讨论了如何循序渐进地通过存守内视一类功法以养生延年。本书篇幅不长,颇有新意...

http://qihuangzhishu.com/194/381.htm

咽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气功术语。指咽下自然太和之气,使之归本返元。《素问遗篇·刺法论》:“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无数。”为服气功法的一种。参见服气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349.htm

共找到3,64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