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苏酒五(毒)_百病药酒_【中医宝典】

...屠苏酒主治岁旦辟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配方】大黄、桔梗、蜀椒各十五株,白术、桂心各十八株,乌头六株,菝葜十二株。 【制法】上 咀,绛袋盛,以十二月晦,日中,悬沉井中,令至泥,正月朔月平晓出药,置酒中煎数沸...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jiu/a14688.html

喉便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指患喉后,邪毒下陷而致大便溏泄。邪盛正虚则便溏而神昏、痧隐喉烂,宜急扶正祛邪,兼顾醒神开窍,但不宜止泻,以免敛邪之毒,方选葛根芩连汤或白头翁汤合安宫牛黄丸加减。若属喉初愈,脾虚虚弱所致下陷便溏,宜健脾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506.htm

名方_《增订叶评伤暑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煎八分服。黄连犀角汤治狐惑。犀角(三钱,磨汁) 黄连(二钱) 乌梅(四个) 木香(三分,磨汁)水盏半,煎八分,入犀角汁、木香汁,和匀服。黄连橘皮汤治毒发狂,下部生疮。黄连(一钱) 橘皮(七分) 杏仁(七分) 麻黄(六分) 葛根(六分) 浓...

http://zhongyibaodian.com/zengdingyepingshangshuquanshu/778-10-6.html

疫病方论_《温热暑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槟榔(二钱) 草果(五分) 浓朴(一钱) 知母(一钱)芍药(一钱) 甘草(五分) 黄芩(一钱)上七味.以水二钟.煎八分温服.邪为病.有从战汗解者.有从自汗盗汗不解者.有无汗竟全归胃者.有自汗淋漓.热渴反甚.终得战汗而解者.有胃气壅抑.必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reshuyiquanshu/800-8-0.html

《杂证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二卷。清代作品。不着撰人(或题清·刘一明辑),撰年不详。现存最早为1820年刊本。所谓“杂”,亦即广义的瘟疫。此书主要根据《松峰说》、《敬信录》等书记载,论述杂72证证治。治法包括方药、外治、针灸等,其中不乏方士口授、村老...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647.htm

《杂证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二卷。清代作品。不着撰人(或题清·刘一明辑),撰年不详。现存最早为1820年刊本。所谓“杂”,亦即广义的瘟疫。此书主要根据《松峰说》、《敬信录》等书记载,论述杂72证证治。治法包括方药、外治、针灸等,其中不乏方士口授、村老...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38.htm

辟疗五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遗篇刺法论)黄帝曰∶余闻五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五,即五运疫疠之气,详见运气类四十一,与此原出同篇,所当互考。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谓欲禁止其传染也。)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

http://qihuangzhishu.com/481/159.htm

喉后虚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指喉后余毒未尽却正气大虚、阴阳俱亏,或患喉期不慎起居、不戒酒色而致阴精亏耗,出现正气大虚之象。临床多见肺阴大伤及脾阳下陷之证。治宜辨证施治。...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502.htm

甲午之:考问医事管理--百年中医沉浮录②_【中医宝典】

...记录里被提及。 1894年广州况 1894年,广州天时不正,自春天起就陆续有瘟疫病人出现。一位中医生回忆说:“今春瘟疫渐行,……三月气流行,触目皆是。”而西医内勒司(Niles)也在1月16日诊视了一个病人,患者高热,腹股沟部疼痛肿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671.html

_《也是山人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凌(六八)温自口鼻吸入.由肺叶干于心包络.神识不清.左脉洪大.烦渴.鼾声.胸背间赤疹隐约.温邪郁遏.意有溃烂之形.是水谷之湿热交蒸.蕴于皮膜.蕴湿酿热而成毒.非清非散.热邪无发泄之机.三焦交炽喉哑继起.舌色如赭.此温为化火化燥之因....

http://zhongyibaodian.com/yeshishanrenyian/864-45-0.html

共找到7,80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