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氏病源》小儿疣目候∶人有附皮肉生,与肉色无异,如麦豆大,谓之疣子,即疣目也。亦有三数相聚生者,割破里状如筋而强,亦微有血,而续复生。此多由风邪客于皮肤,血气变化所生,故亦有药治之瘥者,亦有法术治之瘥者,而多生于手足也。《龙木论》治小儿...
...组成:生黄芪60克,白术9克,生甘草6克,莪术30克,马齿苋30g,大青叶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板蓝根30克。主治: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尖锐湿疣等。按:疣可分为寻疣、扁平疣、跖疣、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等。西医认为系乳头瘤病毒所致,...
...Bean综合征 蓝色橡皮泡痣综合征(Blue Rubber Bleb Nevus Syndrome)是指存在于皮肤和胃肠道两方面的海绵状或毛细血管状血管瘤。1958年由Bean首先描述,故称Bean综合征。本征系胚胎期分化发育障碍所致,为...
...血痣初起似痣形,渐大如豆其色红,揩破外皮流鲜血,肝经怒火郁血成。【注】此证由肝经怒火、郁血而成。初起如痣色红,渐大如豆,触破时流鲜血,用花蕊石散撒之。血已止,宜冰蛳散枯去本痣,以月白珍珠散搽,太乙膏盖贴,生皮即愈。血出甚者,服凉血地黄汤,...
...病名。皮肤或粘膜局部毛细血管持续扩张而引起的赤斑。见《外科正宗》卷四。多因先天性或肝经怒火郁结而致。好发于面部、颈部或躯干部,或可发于口腔粘膜等处。证见初起时,痣色鲜红,或呈紫红,境界分明,渐大如豆,略突出于皮面,表面光滑明亮,压不褪色,...
...治去疣目方。七月七日以大豆一合,拭疣目上三过迄,使病疣目人种豆,着南向屋东头第二 中,豆生四叶,以热汤沃杀,疣目便去矣。(《外台》卷二十九)又方取松柏合和涂其上,一宿即不知处。(《外台》卷二十九)又方作艾炷着疣目上灸之,三炷即除。(《外台...
...类型: ①儿童型:通过皮肤直接接触或经传染媒介受感染,软疣见于面部、躯干及四肢。 ②成人型:可为性传播,软疣多见于外生殖器、臀部、下腹部、耻骨部及大腿内侧区,肛交者发生于肛门。lynch报道55例这样的病例,是从越南和朝鲜回美国的军人,他们...
...传染性软疣是一种由软疣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良性、自限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在成年男活跃人群中外阴部及肛门区皮肤发病增多,在门诊中常见到将传染性软疣误诊为。因为传染性软疣不能重复地在细胞培养中生长,故本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本病...
...目录 《杨景海方》克疣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杨景海方》:克疣汤【处方】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芩20克,马齿苋30克,生苡仁30克,夏枯草12克,牡蛎20克(先煎),木贼草12克,板蓝根30克,红花6克,赤芍10克,紫草12克,...
...羊靥牛靥(并酒浸炙香,含咽。)猪靥(焙末,酒服;或酒浸,炙食。)旄牛靥(烧服,消瘿。)人精(粉瘤,入竹筒内烧沥,频涂。) 【疣痣】 〔草谷〕地肤子(同矾,洗疣目。)艾叶(同桑灰淋汁,点疣、痣、瘤、靥;灸痣,三壮即去。)狗尾草(穿疣。)升麻(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