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肿瘤的转移 恶性肿瘤的基本特性之一是转移,转移是大多数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在防止癌细胞转移方面,现代西医束手无策,而药在预防肿瘤转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研究提示与肿瘤转移相关的多种因素中,机体内环境对瘤细胞的运转起重要的...
...珍稀动植物入药。浙江日报,2001年10月26日。 4.黄青森,2002:中药材专业市场问题多监督管理亟待加强。中药研究与信息,4(4):38-39。 5.吕志坤,2000: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中药材产业化发展。中药研究与信息(增刊):10-...
...重视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在中药新药,首先是动物类中药质量研究中的应用,认为研制品种特征,蛋白质克隆分析药盒及定量PCR分析药盒,是比较切实可行的近期目标。对于中药纯净度控制的问题,文旭认为:主要是要除去那些不起治疗作用的杂质。提出了测控有害...
...创建名称而没有实际内容。中医外治法同“膏摩疗法”一样也只有其名称,没有实际内容。传统中医历经几千年,建立了中医文明及文化,与民族文明与文化共同载入史册,影响了整个世界。中医是多学科,多种治疗方法的整体体系,各学科,各种治疗方法均有丰富的内容...
...□ 王庆其 上海中医药大学 师承教育的三个阶段 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师承教育是中医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主要形式,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中医师承教育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师承教育的肇始可以说是与中医的起源同步。现存...
...药片,而是多接受日光的洗礼。 中医认为,人类作息应当与日光同步,日出则起,日落而息;如果起居失常,一定会陷入亚健康的阴影。太阳在中医里,象征了阳气的来源。最自然的壮阳方法,就包含了最简单的适度晒太阳。而今天坐在办公室和汽车里的人们,可能更多...
...——皖派朴学家《素问》校诂研究(四) 校诂,就是校勘训诂方法;注释,就是医理阐释方法。校勘训诂偏于文理考证,医理阐释偏于医理的考证。校诂方法与注释方法既是统一的关系,又是矛盾的关系。笔者认为,贯穿于医学文献研究的主体矛盾就是考证经典的静态...
...很少有人直接把医学史研究与科普联系起来看待,而实际上二者密不可分。 医学史研究的目的、方向 医学史研究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其目的不仅是为当今的医学研究提供借鉴,更不仅是医史研究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其服务对象不仅是医务工作者、医史研究工作者,还...
...与现代并重 对于中医理论基础研究,李振吉重申了“中医临床是中医基础理论作出自然科学解释的“瓶颈”。因此,实验方法学创新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基础。 关于中医理论基础研究的基本要求,他强调重点是对中医传统理论的科学内涵,作出现代科学的说明或者提出...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陈:中国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中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创新能力不足,投入不足,人才不足,基础设施不足;部门研究计划之间的协调不够,投入渠道多而协调机制少,导致计划重复而效率不高;科技研究与产业结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