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先生妻,当七月间,病脏腑滑泄。以祛湿降火之药治之,少愈。后腹胀及乳痛,状如吹乳,痛重壮热,面如渥丹,寒热往来,嗌干呕逆,胸胁痛不能转侧,耳鸣,食不可下,又复泻。余欲泻其火,脏腑已滑数日矣;欲以温剂止痢,又禁上焦已热。实不得其法。使人就...
...用干布挤干,放入碗内,加入湿淀粉15克,蛋清、味精、料酒6克、盐少许,将里脊片浆一下,另将荸荠切成圆片。锅中加入植物油750克,待油温后,浆好的里脊片下入油锅滑开、滑透,倒入漏勺控油。另用一炒勺,加入清汤、味精、料酒5克,湿淀粉10克,盐...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因居丹溪尊称为“丹溪翁”。生于元代至元辛巳年,卒于至正戊戍年(公元1281—1358年),享年78岁,婺州(今金华市)乌伤(今义乌市)人。元代著名医家,通儒精医,著有《难经》,而湿热相火为病最多,人罕知其秘者。兼之...
...汇通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清初西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1890年李鸿章在为《万国药方》作序时提出,“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他提出“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的主张。西洋医学在我国广泛传播,引起了中医界的...
...参考经论,辨其是非。自顺治中至康熙初,四十年间,读轩歧之学者咸归之”。这段记载生动地反映了钱塘学派建堂办学、论医讲经的盛况与闻名。在侣山堂从学者常有数十人之众,其规模远非一般医家师徒传授可比。志聪故后,其弟子高世拭主持侣山堂,继续其师事业。...
...王国瑞,元朝婺源人,是元末著名针灸学家。 【生平】 王国瑞,元朝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约生活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中叶,是元末著名针灸学家。 【著作与成就】 金朝时期著名医家窦汉卿,将针灸之术传给王国瑞之父王开(王镜泽),王国瑞自幼...
...辨证论治无误,而活人有术。因而学习中医可从理法方药4个部分去加以研究。 中国医药学的发展有源有流,各个时代都出现了著名的医家。他们代表了我国医学的发展方向。因之,顺着时代,从源溯流地研读著名医家的代表著作也是一种读书方法。 中医著作甚多,有...
...明代医家。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为著名医家万全之祖。善儿科痘疹症,有医名。...
...滑伯仁曰∶有经行前脐腹绞痛如刺,寒热交作,下如黑豆汁,两尺沉涩,余皆弦急,此由下焦寒湿之邪,抟于冲任。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为妇人之血室。经事来,邪与血争,故作 痛。寒湿生浊,下如豆汁,宜治下焦,以辛散苦温血药治之。...
...取之太阴、阳明。不下,取三里、章门、中脘。』魏士珪妻徐病疝,自脐下上至于心皆胀满,呕吐烦闷,不进饮食。滑伯仁曰:『此寒在下廉,为灸章门、气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