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说_《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温也,疫也,疫也。三病之称,第称疫者为定名,而称、称疫者为虚位。温者,蕴也。儒书谓夫子温良,言容之蕴;诗教温柔,言辞之蕴;良玉温润,言彩之蕴。医书谓春气温和,言阳之蕴;则病之称,必以其邪之蕴也。蕴寒曰,蕴热亦曰。《伤寒例》冬伤...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9-10.html

自叙_《疫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其传有九,此治疫紧要关节。奈何自古迄今,从未有发明者。仲景虽有《伤寒论》,然其法始自太阳,或传阳明,或传少阳,或三阳竟自传胃。盖为外感风寒而设,故其传法与疫自是迥别。嗣后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yilun/826-3-0.html

疟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疟为至夏季感受暑热而发的一种疟疾。 【疟】 内有伏邪,至夏季感受暑热而发的一种疟疾。临床表现有先热后寒、热重寒轻、汗或多或少、口渴喜凉饮、舌红、脉轻按浮数重按无力等症。「疟者,其脉如平(指未现疟疾通常所见的弦脉),身无寒,但热,骨节...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49.html

刺血法和火针法禁忌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为宜,我们认为应该因病而异,因人而异,因针具而异。 (五)、刺血一般是指刺破静脉出血,切忌刺中动脉,故在有动脉分布部位刺络时,极宜谨慎。临床上已发生因三棱针刺血不当,刺破较大的血管造成出血不止。 二、火针法,古称焠刺、燔刺,是用特制针具烧红...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60.html

东垣针法_《针灸聚英》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东垣针法.悉本素、难.近世医者.止读玉龙、金针、标幽等歌赋.而于先生之所以垂教者东垣曰.黄帝针经.胃病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三里以补之.脾胃虚弱.感湿成痿.汗大泄.妨食.三里、气冲以三棱针出血.若汗不减.不止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juying/929-8-10.html

保和胃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医略六书》保和胃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略六书》:保和胃丸【处方】神曲3两,楂肉3两(炒),莱菔子3两(炒),陈皮1两半,草果1两(炒)木香1两(研)。【制法】上为末,生姜浓汁为丸,收晒7日。【功能主治】食停中脘,抑...

http://zhongyaofangji.com/b/baohewenweiwan.html

[针灸]针疗法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概述」 针疗法是在毫针针刺后,在针尾加置艾柱,点燃后使其热力通过针身传至体内,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此法始见于东汉时张仲景的《伤寒论》。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对此法叙述较详:“其法针穴上,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灸之,多以取...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65.html

疟说_《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古者于冬伤于寒不即发,至春遇而病者,及冬中于非时之暖不即发,至春遇而病者,皆胃之。故仲景既存《素问》、《伤寒》成温之论,复于冬有非节之暖称为冬温。以之言蕴,所蕴不同,而为蕴则同,故通为。《巢源》温病候、毒候,皆两存之,固深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9-11.html

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暑指夏季感受暑邪而发病的热性病。 【暑】 指夏季感受暑邪而发病的热性病。临床表现一开始就发热身困,汗大出,背微恶寒,形似伤寒,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头晕痛,面垢齿燥,口渴引饮,面赤心烦恶热,大便或秘或泻,或泻而不爽等。暑温易夹杂...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03.html

膈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太平圣惠方》膈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太平圣惠方》:膈散【处方】人参7.5克(去芦头)诃黎勒15克(煨,用皮)丁香7.5克 草豆蔻7.5克(去皮)甘草7.5克(炙微赤,锉)陈橘皮7.5克(汤浸,去白、瓤,焙)【制法】...

http://zhongyaofangji.com/w/wengesan.html

共找到47,60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