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感热病治疗溯源(四)_【中医宝典】

...辛凉解表催生温病学派 仲景《温病条辨》第一方,用以治有恶寒表证的温病,此虽遭后世讥议,但其出方立论必有所据。 总之,辛温、辛凉发汗,皆取其辛散透邪。否则,过温则有碍病势之热,过凉则闭其腠理,使邪热不能外达,故均非所宜,但辛凉比辛温易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57.html

本脏自病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小儿痉病之一。即肝血亏虚所致的痉证。又名虚热痉。《温病条辨·解儿难》:“肝主血,肝以血为自养,血足则柔,血虚则强,故曰本脏自病。”见于急性中毒性脑病。多为温病后期,汗多亡血所致。治宜育阴柔肝,选用六味地黄丸、复脉汤、三甲复脉汤、...

http://qihuangzhishu.com/166/572.htm

暑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多为重证中暑(或暑温),兼见神昏、痉厥等证候。《温病条辨·上焦篇》:“小儿暑温,身热,卒然痉厥,名为暑痫,清营汤主之。亦可稍与紫雪丹。”成人暑痫,热初入营,肝风引发手足瘈疭者,可于清营汤中,加丹皮、钩藤、羚羊角等味治之。参见暑病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3/712.htm

温热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出《温病条辨》。小儿痉病之一。感受温热病邪,侵袭经络而致的痉证。多见于小儿。症见壮热,烦渴,汗出,神昏,四肢痉挛,甚或角弓反张,口齿无津,脉洪数。治宜辛凉解热,用白虎汤加全蝎、蜈蚣。若齿龈、口鼻出血,为热入营血,迫血上行,宜凉血...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73.htm

不可曲解阴阳的对立统一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整体观念是中医的特点,若静止孤立地看待事物就会曲解中医理论。 《伤寒论》《温病条辨》绝非秋冬寒 与春夏热伤阳伤阴所能概括 马文云:“一部《伤寒论》讲的是秋冬寒为阴之环境之阴与人体之阳的‘侵伤’与‘被侵伤...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375.html

正统中医学与现代中医学的差异_《中医之钥》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然而现今为数极少,众医皆曰经方过峻,而不敢使用,殊不知熟读以上医书,使用经方何难之有。目前台湾以及大陆的中医包含卫生署在内,中药药理方面都是以本草纲目为标准,方剂学是以汤头歌诀为主,处方依据是以温病条辨为主要依据,大家都知道黄帝内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27/150.htm

三石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蔓延三焦,苔滑微黄,邪在气分者。『药物』生石膏、寒水石、滑石、通草、杏仁、竹茹、银花、金汁。『服法』煎服。 目录 《备急千金要方》三石汤 《时病论歌括新编》三石汤 《温病条辨》三石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备急千金要方》三石汤 主病如...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sanshitang.html

正统中医学与现代中医学的差异_《中医之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然而现今为数极少,众医皆曰经方过峻,而不敢使用,殊不知熟读以上医书,使用经方何难之有。目前台湾以及大陆的中医包含卫生署在内,中药药理方面都是以本草纲目为标准,方剂学是以汤头歌诀为主,处方依据是以温病条辨为主要依据,大家都知道黄帝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zhiyao5500/127-11-2.html

春温的解释_春温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spring-warm syndrome 伏气温病的一种。指冬受寒邪,伏而至春季所发的急性热病(《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 新感温病的一种。指春季感受风热而发的急性热病。《增补评注温病条辨》卷一:“冬春感风热之邪而病者,…病于春...

http://hanwen360.com/c/314471.html

定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治疗学名词。指温热病后期虚风内动的治法。用于邪退正虚,真阴亏极,筋脉失养,手足蠕蠕而动之证。用大定风珠滋液育阴,柔肝定风。《温病条辨》卷三:“热邪六羁,吸烁真阴,或因误表,或因妄攻,神倦瘛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大定风珠主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634.htm

共找到9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