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之论,叶香岩寻其源。风湿之分,陈平伯溯其流。厥后吴氏鞠通,祖述叶案,而着《条辨》。王氏孟英,宪章平伯,而纂《经纬》。治温津梁诸书备已。然一则界划三焦,一则伏气未达,智者一失,殊为二先生惜。今将风湿分两段,持前人言,以明其义,庶长夜一灯...
...1.浅在条索 发病初期胸腹壁多有一处浅在小索条,以后逐渐延长。上腹壁可延至胸壁达腋窝;下腹壁走向腹股沟处。 2.疼痛 在发现条索的同时,患者常伴自发性疼痛或活动时牵扯痛,成为患者就诊的原因。病程长者亦可无自觉症状。 3.体检 胸腹壁可见...
...触到尿道变粗、变硬及条索状肿块。阴道检查可了解病变大小、质地、活动度等,阴道双合诊检查可了解有无膀胱及盆腔转移。当病变侵犯至阴道壁时,很难判断原发灶来自尿道、还是来自阴道本身膀胱尿道镜检及活体组织检查是诊断尿道癌的主要方法。...
...目录 《伤寒温疫条辨》小清凉散 《外科方外奇方》小清凉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伤寒温疫条辨》卷四:小清凉散【处方】白僵蚕(炒)9克 蝉蜕10个 银花 泽兰 当归 生地各6克 石膏9克 黄连 黄芩 栀子(酒炒)牡丹皮 紫草各3克【...
...尝观《内经》、《金柜》及后贤诸书,所论六淫之病,因于四时。故冬有伤寒,春有温症,夏有暑湿。惟秋令燥气,则并未论及。迨喻嘉言先生,着有秋燥一症,诚为另开手眼。然仲景先师,非无卓识而遗漏也,其散见诸条之内者,如《金柜》但热无寒之瘅疟;寒少热多...
...目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苍松烘疗条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苍松烘疗条【处方】苍术12g,松香31g,枫子仁62g,蛤壳粉31g,白鲜皮31g,黄柏31g,鹤虱15g,防风15g,苦参15g,硫黄31g,红砒3g...
...温毒指感受温热时毒而发生的急性感染,即所谓“诸温夹毒”。 【温毒】 指感受温热时毒而发生的急性感染,即所谓“诸温夹毒”。临床以高热、头面或咽喉肿痛、出血性斑疹为特征。大抵包括二类疾病:一是头面、口腔、咽喉感染的化脓性疾患,如继发性化脓性...
...书中对八纲之辨颇详,如论中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是辨阴阳;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是辨虚实;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
...风热而发.经言一阳之脉.本主手少阳三焦而言.独本篇少气善咳之条.王注谓通主胆及三焦.是三焦与胆同司相火.其病故每相牵涉.唯胆火之动.中必挟风.胆者寄位于肝.火炽而风未尝不动也.此条正属风火交煽.循经络而上与外感时邪相搏.不得骤发.郁于喉间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