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基本经验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人民健康的卫士”对这支专业队伍,必须采取各种有效办法,加强培训提高,使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四、加强预防医学科学研究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卫生防病实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用科学技术指导卫生防病实践,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我国以预防医学科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6.html

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中国医生对人体解剖知识的了解已有悠久的历史,然而随着中医学体系的成熟,医生仍更注重辨证施治、取类比象的方法,加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思想的影响,解剖实证被忽视了。中国的解剖学是在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医学的大量传入而逐渐建立起来...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13.htm

中医历史-医学史的发展_【中医宝典】

...几乎成为必须遵循的传统。特别是传记体医史研究,有唐代甘伯宗《名医传》、宋代周守忠《历代名医蒙求》,明代李濂《医史》,清代医史类著作逐渐增多,如:王宏翰的《古今医史》,徐灵胎的《中国医学通史类、专科史类等专门著作的出版也很活跃。(未完待续)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58.html

医学史的发展_【中医宝典】

...是传记体医史研究,有唐代甘伯宗《名医传》、宋代周守忠《历代名医蒙求》,明代李濂《医史》,清代医史类著作逐渐增多,如:王宏翰的《古今医史》,徐灵胎的《中国医学通史类、专科史类等专门著作的出版也很活跃。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37.html

明代医事制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学归属礼部,其组织机构和职官设置,大体沿袭宋元旧制而有所损益,各个时期医事制度也有所变化。...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35.htm

_《医学读书记》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心脉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气者,气随便失。脾肠之病,即气利也,乃火不足,而土受病也。...

http://qihuangzhishu.com/326/28.htm

明代临床医学成就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内科杂病明代是内科杂病学术全面发展并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其特点,一是围绕金元四家与古代医学理论及医疗经验的继承和发展,所出现的不同学术流派及其学术争鸣,主要是以薛已、张介宾、赵献可等医家所代表的温补派对刘完素、朱丹溪医学主张所展开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7.html

近代西医书刊的出版及医药学术团体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近代西医书籍的出版我国近代西医学书刊的出版和医药学术团体的建立,是中西医学文化交流的产物,反映了近代西医学在我国发展的轨迹。我国出版的近代西医学书籍,最初以来华外国传教医师的译述为主。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我国赴日留学生进行了大规模的近代西...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7-9.html

两宋时期医学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刘翰刘翰(919~990),宋初沧州临津(今河北沧县)人,世医出身。曾任护国军节度巡官,后周显德二年(955),因进献《经用方书》30卷、《论候》10卷、《今古治世集》20卷等医学著作,被周世宗柴荣任命为翰林医官。其书交由交馆收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3-11.html

史记的评价_史书_【文学360】

...《史记》的诞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为知言。就中国史学的具体发展而言,《史记》的贡献巨大。 第一,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912.html

共找到64,8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