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医学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总结,对宋代及后世针灸学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针灸铜人设计和制造,更是医学史上一大创举,两具铜人作为最早人体模型和针灸直观教具,在医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王惟一为此做出贡献是不可磨灭。五、许希许希生卒年不详。宋·河南开封人,初以...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98.htm

吴崑与《针方六集》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针灸学发展史上又一重要专著。该书内容详尽,资料丰富,是明代以来研习针灸者重要参考书之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80.html

张伯礼-将养生保健作为终生任务_中医名家_【中医宝典】

...图为张伯礼院士在讲堂上。游思行 摄 人民网·天津视窗5月21日电:“无论多现代化医院、多好医生,我们不麻烦他们最好。”昨天,在由市科协与本报举办“渤海名家大讲堂”院士论坛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用这句话作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jia/b34872.html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基础理论除在固有理论体系范畴内不断有所发展外,同时由于西医学传入,为中医学引进了一个参照系统和竞争对手,在对人体与疾病认识方面吸收了部分西医观点,一些新的概念或学说深入到人们思想中,例如生理、病理、解剖、诊断、细胞、组织、系统,...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0.htm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编撰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经过医史学家们长期学术酝酿、研讨,筹划,最终在卫生部和老一辈医药卫生工作者关怀下,动员组织了全国医史界(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专家学者,于1987年正式开始编写工作,《中国医学通史简编》各分卷历时八个春秋,经多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89.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者,形细而坚白,气味薄于上党;次用高句丽,形大而虚软,不及百济……”,再如对款冬花记述“第一出河北,次出高丽,百济,其花以大菊花。”(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四、与其他国家医学交流古代越南属交州辖地,两晋南北朝时期,有一些有关交州记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8.html

编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经过医史学家们长期学术酝酿、研讨,筹划,最终在卫生部和老一辈医药卫生工作者关怀下,动员组织了全国医史界(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专家学者,于1987年正式开始编写工作,《中国医学通史简编》各分卷历时八个春秋,经多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4-0.html

陈可冀_中医名家_【中医宝典】

...与血小板超微结构及功能间联系;作为主要参与者研究“冠心2号”及益气活血复方治疗冠心病和心肌梗死;首先应用活血药成分川芎嗪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并研究其抗血小板和血栓素代谢作用;首先临床应用温补方药及去甲乌药碱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并...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jia/b34839.html

《本草纲目》书名由来_医学古籍_【文学360】

...中关于鸡七个品种和金鱼家化资料。尤其对植物科学分类,要比瑞典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 《本草纲目》广泛涉及医学,药物学,生物学,矿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遗传与变异等诸多科学领域。它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642.html

中医学术流派散论_【中医宝典】

...我国中医学发展史上鲜明一种文化现象。中医历代学术流派既互相争鸣,又互相渗透与取长补短,从而深化了对中医药理论认识,补充与完善了中医理论体系,提高了中医药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因而也促进了历代中医药事业发展。 中医学术流派概念 学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36.html

共找到861,4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