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一代大家张锡纯传记_【中医宝典】

...(1860—1933) 张锡纯,近代中西汇通医家。反对崇古泥古,固步自封,并崇尚实验。毕生从事临床与研究著述,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六期。 1933年 创办中医函授学院。 1933年9月 卒于天津。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93.html

经方研究正走向深入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古医学分为经方、医经两类,可见经方和以《黄帝内经》为代表医经学派是不同学术流派。汉代张仲景在前人基础上著成《伤寒杂病论》,其书也被称为经方代表作,鉴于仲景在经方辨证理论体系确立方面作出巨大贡献,而被后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083.html

中医流派、学派和医辨_【中医宝典】

...□ 李绍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术流派相关研究已颇有进展,但相关概念在目前学术界尚未有公论。如“流派”、“学派”、“医”等称谓,均有较为广泛指代,且均可称之为“”。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各具特点,若不详加辨析,往往混淆不清。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632.html

《南北书论[节录]》在线阅读

...一百八十余种.在书法方面,所作《南北书论》、《北碑南帖论》均是书学史上重要著述,为碑学首倡者.他书作亦颇受时人称道.《清史稿》卷三百六十四有传....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08.html

诸子百家养生各有侧重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九流十”之多,因而在学术思想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中医养生学也相应兴起,不论在养生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很大发展。 儒家养生,注重“德仁修养” 孔子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有我国养生大师之称,他理论为养生学说奠定了基础。孔子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226.html

医海沉浮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产生提供了良好机遇。从两大学派学术成就来看,都代表着自晋唐以来,医学发展两大不同趋势。 “永嘉医”,在学术上有鲜明特色,陈无择发挥和创新了致病新“三因”学说,强调了明确区分三种不同致病原因,是治病求本关键。王硕主要是对众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48.html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称北京撤警须四个标准_【中医宝典】

...四日,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贝汉卫对中国政府合作态度和抗炎成效给予了正面评价。“虽然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讨论,获悉这些问题答案仍需时日”,但他仍然相信北京疫情下降主要源于北京市得力措施。 贝汉卫是在出席此间举行新西兰对华捐款仪式时做上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745.html

中西医结合促中医药事业发展_【中医宝典】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吴咸中院士学术思想研究室揭牌仪式暨吴咸中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27日在天津市南开医院举行。 天津市委副书记邢元敏在迎宾馆会见了专程来津出席仪式和研讨会活动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畲靖,代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722.html

徐灵胎,伤寒学派中辨证流派主要代表之一_【中医宝典】

... 徐大椿一生著述颇多。清朝初期医家,往往采用刘河间、朱震亨、李东垣、张景岳等诸家论述,并结合临床经验,发挥己见,以自立其说,而徐大椿则主张研究医学,应从源到流,必先熟读《内经》、《本草》、《伤寒论》等经典医学著作,故有人称他是“崇古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55.html

江西诗解释_江西诗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宋朝文學流派。北宋末,呂本中作江西詩社宗派圖,自黃庭堅以下,列陳師道、潘大臨等二十五人,以為法嗣。因黃庭堅為江西人,影響最大,故稱為江西詩。詩風奇崛,崇尚瘦硬風格,講求字字有來處,造句調聲,都依成法。...

http://hanwen360.com/c/295408.html

共找到850,7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