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针灸大成》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商丘中府石门膈俞阳关。◎膈噎:因血虚,气虚,热,痰火,血积,癖积。针天突石关三里胃俞胃脘膈俞水分气海胃仓。◎水肿:皮水,正,石水,风水,因气湿食。针胃仓合谷石门水沟三里复溜曲泉四满。◎臌胀:气胀、寒,脾虚中满。针上脘三里章门阴谷关元期门...

http://qihuangzhishu.com/1043/666.htm

战国至东汉时期(5)《伤寒论》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伤 寒 论》 东汉名医张仲景撰写的《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久负盛名的一部医学著作。它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总结了东汉以前众多医家和作者的临床经验,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提出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原则,成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73.html

_《医学真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时,或不见效于一时,而地气终不上升,则天气何能下降,无论效与不效,终必死也。若小腹胀者,乃膀胱水气不能合太阳而通于皮毛也、或通其水道,或开其毛腠。若而兼肿,小便不利者,行其而不肿,小便如常者,解其肌。凡在上者欲其下,而更有横通...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enchuan/858-37-0.html

解上_《四圣心源》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不过内外感伤,而之传变,百出不穷。感伤者,百病之纲,百病者,感伤之目。譬如水火,源本则合,支派攸分,虽殊途而同归,实一致而百虑。先圣既往,此道绝传,博考方书,乖讹万状。纵身若松柏,未必后凋,况资如蒲柳,动辄零谢。申之以之侵凌,...

http://qihuangzhishu.com/1296/87.htm

力争截疟成临危救安奇验_《寓意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有不转失气者不可攻之戒。正恐误治太阴经之腹胀也。此病因腹中之气。散乱不收。故津随气横决四溢而作。全是太阴脾气不能统摄所致。一散一结。相去天渊。再用大黄猛剂大散其气。若不死。定须腹破。曷不留此一命。必欲杀之为快耶。医唯唯曰。吾见不到。姑...

http://zhongyibaodian.com/yuyicao/748-20-0.html

内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前中期内科学术的发展,延续了明代的特点并有所深化。在学术流派及其学术争鸣上,主要是徐大椿、陈修园等医家对明以来温补派学术主张所进行的论争,这种论争进一步促进了内科学术的繁荣。在辨证治理论的运用上,这一时期对瘀证等一些内科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88.htm

石瘕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语出《灵枢·篇》。本病多因月经期间,寒气入侵,恶血停积所致。主要症状为子宫内有块状物形成,日渐增大;如怀孕状,并有闭经等,以包块坚硬如石,故名。类于子宫肿瘤。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ijia-2164.html

胀满水肿死证_心法要诀》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可治。先肿四肢,后归入腹者不治,肿胀之多实,服利下之药,旋消旋起,则为正不胜邪,亦不治,腹筋青涨高起,肿苍黑,脐肿突出,阴囊肿腐,缺盆脊背肿平,足心肿平,则五脏伤,皆不治也。脉大而时绝,或虚涩细,则气血败,皆死脉也。木香流气饮肤...

http://qihuangzhishu.com/807/53.htm

失溲_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失溲即“小便失禁”。 【失溲】 即“小便失禁”。有因脾肺气虚,肾气不足,膀胱无力控制者,多见于老年人,后体质虚弱病人,其症状为少腹时觉坠,常有尿意、量少,滴沥不禁等。有因于神志昏迷、膀胱失去控制者,可见于中风、热性邪陷心包的病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673.html

卷一十七_《全唐诗》

...秋情。 云深庙远不可觅,十二峰头插天碧。 卷17_21【乐府曲·鼓吹曲辞·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8077.html

共找到1,175,09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