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夏金元少数民族医学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从事讲经外,他也深谙印度古代医学,在西藏亲自传授印度的“医学八支”,对于藏医学的发展起十分明显的影响,他曾编译头伤固定外科手术治疗等著作,也是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一个特点。这段期间里,西藏的医学有几个特点,值得特别提出。首先,是较大量地翻译...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7.html

内科疾病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在一些非医学文献中也记述了内科杂的病证表现与病因,例如山海经已有瘕、瘿、风、狂、疟和疫疾等十余种;有些还论述了症状与证候。周礼中,已记载季节变换与疾病的关系,例如所叙春季多发头痛,夏季易发疮疡,秋季常流行疟疾,冬季以咳嗽喘息为多...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8.htm

梅尼埃预防_梅尼埃怎么调理_查疾病_【疾病大全】

...发作时要静卧,戒急躁,进清淡低盐饮食,限制入水量,忌用烟、酒、茶。在间歇期要鼓励病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劳逸调度适当。...

http://jb39.com/jibing-yufang/MeiNiAiBing251085.htm

两宋时期医学著作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世业医,临床经验丰富,曾任建康府明道书院医学教授,他广辑古今医家之“得效方论”,并结合个人经验,撰成外科精要3卷,该书较早见于明文渊阁书目,传于世者有熊宗立校本与薛己注本,陈氏著书畅发心得,在论述治疗痈疽必须重视病因、机、诊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3-9.html

辽夏金元医学著作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创新理论兴起的重要开端,从文书所论看,对火热过分强调,虽为纠弊,但亦有偏颇,后人有所批评。三、儒门事亲儒门事亲,张从正撰,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又有十四卷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辑本)。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32.htm

急救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未曾提出较详尽的导尿技术,但可以称得上我国医学史上最早的导尿记载。至于灌肠术,尚可上溯到东汉末年,张仲景将竹管套入猪胆囊内,把猪胆汁灌入直肠进行导泻的记载。(李经纬:“中国古代外科成就”科学史集刊(5):1~12.1963),对大腹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20.htm

春秋战国时期初具体系的医学理论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由萌芽到成熟,由简单到复杂、由纷乱到统一的历史过程。中医学在春秋时期已产生了一些概念和简单的理论认识,而到内经时代则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中医理论的形成,不仅是以春秋战国时医家们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9-5.html

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与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脉语、李中梓的诊家正眼等近30种。影响最大的是李时珍的濒湖脉学濒湖脉学摘取诸家精华,分详27种脉。对同类异脉鉴别,各种脉象主,既能博考,又能精研,编成歌诀,便于诵习。李梃的医学入门亦列27种脉,与濒湖脉学相较,少一...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49.htm

医学心理学的概念_医学心理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住院、滥用药物、过多的手术和不适当的使用诊断试验直接归因于生物医学还原论和它的支持者对卫生保健系统的统治。(摘自医学与哲学1980年第3期88~90页。...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xinlixue/967-4-1.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著作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难点来进行编撰总结的。脉经虽然是一部综合前代脉学成就的著作,但由于它篇幅简练、集中,便于学习,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如唐代太医署就把它做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仿唐制,当然也不例外。该书著成后,就...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9.html

共找到514,8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