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性情率野学问粗疏不宜处于公卿之间而与公卿之事,力却而善辞之。于以知先生,达无加穷,亦无损,二十年前尝请其着一医说寿世,先生以为斯未能信,迟之又久。顷始邮到近着一书,嘱为校,伏读久之,始而异其名之奇,继乃悉其论之正,终且叹服其...

http://qihuangzhishu.com/291/2.htm

秦汉时期医学著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主人可能是一位年长的医生,随葬品除医药简牍外,还有鸠首仗、五铢钱等,其时代当是东汉早期,共有92枚手写医药简牍,初名武威汉代,但因简中有“治百病方”的字样,遂改名为治百病方治百病方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0-9.html

救荒本草_古今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喙,因得以裨五谷之缺,则岂不为救荒之一助哉!于是购田夫野老,得甲坼句萌者四百余种,植于一圃。躬自阅视,俟其滋长成熟,乃召画工绘之为图,仍疏其花实根干枝叶之可食者,汇次为书一帙,名曰救荒本草,命臣为。臣惟人情于饱食暖衣之际,多不以冻馁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12-1.html

康朗仑_【中医宝典】

...汉族患者也慕名而来。数年后亲自撰写档哈雅数本传交后人,成为有名望的老傣医生。 几十年来,他不仅医术高超,在傣医药理论方面亦有了较深的造诣。1990年经国家批准,成为我省首批师带徒傣指导老师。 他对傣“四塔”(风、火、水、土)“五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442.html

夷坚志里的中医药文化_【中医宝典】

...学识渊博,涉猎亦广,精通经史子集、卜星相,由于宋朝士大夫阶层中风行笃好医药养生之术,他亦亲历亲为,得以活到近八十岁的高龄,所以更是博闻强识,多阅深。在夷坚志中,他用大量的篇幅记载了很多有关中医药文化的内容,几乎囊括了中医药文化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05.html

黄连生产与保护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_【中医宝典】

...在我国鄂西南边陲、八百里清江的发源地、土家族、苗族生活的那片神奇土地上,在海拔1200-1600米的高山上,那里春迟夏凉,雨量充沛,多雾寡照,几千年来生长着一种名贵的草药——黄连生产与自然生态相互促进,和谐发展,药、粮、、畜牧业四丰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098.html

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思考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一是指中国固有的医学,二是指用中国固有的医学理论和方法治病的医生。中药是指中医所用的传统药物。我国宪法医药分为“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两大类,“我国传统医药”指的是中国固有的医药,可以简称为“中国医药”,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广义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205.html

医药简史_民族中医瑶医_【中医宝典】

...和以草药医治跌打损伤及痈疽,疮毒,外科一切杂症每有奇效”(岑南记蛮)那样,有些甚至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医药结合,是瑶医的特点,习医者必懂药,识药者必会。他们认为“习医不懂药,则不灵,懂药不习医则药无用”。所以,瑶医自古以来都是自己...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074.html

状元的养生箴言_【中医宝典】

...明代御医龚廷贤,字子才,江西金溪人。生于中医世家,曾任太医院官吏,其医术甚为高超,经治者服药辄愈,在京城享有“状元”的盛誉。他利用供职皇家太医院的良机,有幸得了很多收藏的珍本、孤本籍,极大地丰富了他的医学知识,于是他决心致力于发掘...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041.html

医药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上)_【中医宝典】

... 与中医、藏医、蒙医相比,瑶医药的情况极为特殊,面临十分严重的危机。因中医、藏医、蒙医在历史上有大量的文献,所以无论如何也能留给后人研究,不致于断流失传。而瑶族没有文字,由此瑶医药经验也就缺少文字记载,其流传方式只靠口手相传在世代之间传递。...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96.html

共找到536,6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