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温病条辨》桂枝姜附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温病条辨》:桂枝姜附汤【处方】桂枝18克 干姜9克 白术9克 熟附子9克【功能主治】治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或白滑,不渴,经络拘束。【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滓再煮取...
...劳力感寒症。因内伤气血,外感寒邪,致头疼身热,恶寒微渴,濈然汗出,身作痛,脚腿酸疼,无力沉倦,脉空浮而无力。【用法用量】调营养气汤(《赤水玄珠》卷十八)。元气不足者,加升麻少许;口渴,加天花粉、知母;喘嗽,加杏仁,去升麻;汗不止,加芍药,去...
...纳谷。治以温中和胃,理气助运。原方去细辛,加炒谷芽9克,陈皮3克,沉香曲9克。连进3剂即愈。继以黄芪建汤加潞党参(适量)熬制成膏,以补中益气。连服两冬,经随访多年,胃痛未发。 【按】左金丸主治痛引两胁,泛酸嘈杂,以肝郁化火为主。连六一汤主治...
...桂枝 生姜(各三钱) 大枣(四枚) 芍药(六钱) 炙草(二钱) 水三杯煎一杯服....
...目录 《四圣心源》桂枝姜砂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四圣心源》:桂枝姜砂汤【处方】茯苓3钱,泽泻3钱,桂枝3钱,芍药3钱,甘草3钱(炙),砂仁1钱(炒,研),干姜3钱。【功能主治】气臌。【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林,入砂仁略煎,去滓,入...
...目录 《普济方》补虚芍药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普济方》:补虚芍药汤【处方】芍药3两,牡丹皮3两,熟干地黄(炮)1两半,黄耆1两半,甘草(炙)1两半,白茯苓(去黑心)1两半,青葙子1两半,白附子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细辛(去...
...《医宗金鉴》苓桂五味甘草去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茯苓四两细辛干姜各二两五味子半夏各半升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目录 《医宗金鉴》苓桂五味甘草去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宗金鉴》...
...苓桂术甘汤。痰饮者寒饮也,心阳不足,痰饮得以窃据膈间,故胸满。木得水而风动,土不能为之防,故胁满而目亦眩。满曰支者,明满之由肝来也。以桂甘益心阳而化气,白术崇脾土而燥湿,茯苓则自心下导饮而泄之,此治寒饮之主方也。曰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也。〖新加汤〗二十 (方【24】)【24】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四两 甘草炙,二两 人参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生姜四两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于桂枝汤内加...
...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伤寒杂病论》木防已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木防已二两 桂枝二两 茯苓四两 人参四两 芒硝三合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引用:《伤寒...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