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头歌诀》阳虚自汗牡蛎散黄 浮麦麻黄根。〔牡蛎( 研)、黄 、麻黄根各一钱,浮小麦百粒,煎。牡蛎、浮麦凉心止汗,黄 、麻黄根走肌表而固卫。〕扑法芎 牡蛎粉,(扑汗法∶白术、 本、川芎各二钱半,糯米粉两半,为末,袋盛,周身补之。)或将龙骨...
...用量】《幼幼集成》有铅丹二钱。加海螵蛸1钱尤妙。【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圣惠》卷十四:龙骨散【处方】龙骨1两,白薇1两,牡蛎(烧为粉)1两,白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
...目录 《伤寒论》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伤寒论》: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别名】白术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枝加白术汤、桂枝附子汤去桂加术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处方】附子3枚(炮,去皮,破)...
...太阴之证,不必皆由少阳传来也,又间有自太阳传来者。然自少阳传来,为传经次第之正传,自太阳传来则为误治之坏证矣。 《伤寒论》原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太阳病误下之后,...
...目录 《备急千金要方》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备急千金要方》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处方】桂枝 生姜各9克 甘草6克 皂荚1挺大枣12枚【制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桂枝加黄五两汤治黄汗,身肿汗出,出已辄轻,久久必身 ,胸中痛,腰以下无汗,腰 弛痛,如有物在皮中;剧者不能食,烦躁,小便不利。桂枝(去皮) 芍药(各三两) 甘草(二两,炙) 黄 (五两)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
...桂枝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三两牡蛎(熬)五两龙骨四两大枣十二枚蜀漆(洗去腥)三两右为末,以水一斗三升,先煮蜀漆,减一升,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按】此方是治寒水心下悸者,与首条之脉弱悸病不合,必是错简。...
...之谓也。黄耆建中汤,创建中外两虚,非单谓里急一证之治也。桂枝龙骨牡蛎汤,即桂枝汤加龙骨、牡蛎。小建中汤,即桂枝汤加胶饴。黄耆建中汤即桂枝汤加胶饴、黄耆也。故尝因是而思仲景以一桂枝汤出入加减,无往不利如此。何后世一见桂枝,即为伤寒发汗之剂,是...
...目录 《外台秘要》二加龙骨汤 《外台》二加龙骨汤 《时方歌括》二加龙骨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外台秘要》:二加龙骨汤【处方】龙骨12克,炙甘草12克,煅牡蛎18克,白薇18克,炮附子18克,芍药24克,大枣4枚,生姜30克。【...
...四枚) 水煎服。按汗后阳虚脾陷,木气不舒,奔豚发作,故加桂枝以疏风木,而降奔豚也。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汤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 大枣(四枚) 生姜(...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