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牡蛎散_《金匮悬解》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蒌牡蛎散蒌根 牡蛎熬 等分上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http://qihuangzhishu.com/1294/138.htm

蒌瞿麦丸_《金匮悬解》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蒌瞿麦丸蒌根二两 薯蓣三两 瞿麦一两 茯苓三两 附子一枚,炮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饮服二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http://qihuangzhishu.com/1294/283.htm

中医药疗发展期_药茶文化_【中医宝典】

...唐宋时期,疗在医药保健活动中崭露头角,引起了医药学家、养生学家及广大民众的重视和喜用,至明清时期疗之风盛行。 疗的内容、应用范围、制作方法等,不断有所发展。大量行之有效的疗方被一一推出。如至今仍在广泛习用的“午时茶”,“天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cha/a13801.html

芋(图)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本草纲目》芋「释名」凫茈、凫茨、荸荠、黑三棱、芍、地栗。「气味」(根)甘、微寒、滑、无毒。「主治」1、大便下血。有荸荠捣汁大半杯,加好酒半杯,空心温服。几天后好见效。2、赤白痢。取完好荸荠洗净拭干,勿令破损,泡入好酒中,密封收存。用时...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wuyu-2.html

雌鸡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备急千金要方》雌鸡汤母鸡(一只,治如食法) 茯苓 阿胶(各二两) 吴茱萸(一升) 麦门冬(五合)人参 芍药 白术(各三两) 甘草 生姜(各一两)上十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鸡,取汁六升,去鸡下药,煎取三升,纳酒三升,并胶烊尽,取三升,...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wucijitang.html

的解释_下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種時下了種子,就不可移植,所以古代結婚必以為聘禮,取其不移的意思,稱為「下」。 明.許次紓.疏.考本:「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結昏必以為禮,取其不移置子之意也。今人猶名其禮曰『下』。」 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五十三...

http://hanwen360.com/c/6395.html

蒌根汤_《备急千金要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海蛤对蒌,海蛤先发则手足烦热,蒌先发则噤寒清涕出。宜服此方。蒌根 甘草(各二两) 大黄(一两) 栀子仁(十四枚)上四味,合煎服如解钟乳法。...

http://qihuangzhishu.com/221/1633.htm

蒌汤_《妇人大全良方》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集验》疗产后小便数兼渴。蒌汤。桑螵蛸 甘草(并炙) 黄连 生姜(各二两) 蒌根 人参(各三两) 大枣(五十个)上细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忌猪肉、冷水。...

http://qihuangzhishu.com/621/984.htm

中医药疗成形期_药茶文化_【中医宝典】

...唐朝,由于茶学上的第一本经典著作一陆羽《经》的出现;本草类书籍中记载茶叶的《新修本草》(功敬等集体编著)以及提出“为万病之药”的陈藏器《本草拾遗》的出现,把疗的理论与实践推向高峰并逐渐成形。 其他医药著作中,亦多有疗资料,例如唐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cha/a13799.html

美容_《茶饮保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890.则天女皇原料:益母草10g、滑石3g、绿茶3g。用法:用前二味药的水煎剂350泡茶饮用。可加冰糖。冲饮至味淡。功能:润肤祛斑,消皱。用途:面晦、肤燥、皱纹增多、黑斑。来源:传统药茶方。891.玉芝茶原料:人参2g、白术2g、甘菊...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yinbaojian/132-5-15.html

共找到41,1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