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静候以待气至。又称待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气至而有效。”《针灸大成》:“用针之法,候气为先。”皆指针刺必须候气至才能生效。如未得气,应用候用之法,气至后再行补泻手法。③指针刺时须候四时八正之气。《素问·八正神明论》:“凡刺之法,必候...
...夏英白曰∶此穴在手背虎口上两旁有圆骨处。遇儿急风暴死,掐此穴。儿哭叫可治,无声难治。涂蔚生曰∶此节即《针灸大成》之所谓合骨穴,以其有二骨相交会也。英白以前贤之推拿法,具以此穴为威灵穴,故亦名为威灵。然究不如合骨之易识易记也。...
...①人体器官名。指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个器官的合称。具有出纳、转输、传化水谷的共同功能。《灵枢·本脏》:“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素问·五脏别论》:“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②推拿部位名。出《针灸大成...
...针刺手法分类名。原称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出《针灸大成》。包括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捻、指留、针摇、指拔。其中指持是以手持针,口温是以口温针(已不用),指留是出针前稍作停留,指拔是起针;其余手法均见十四法中。参见...
...、艮(山、东北)、兑(泽、西)。②推拿穴位名。见《针灸大成》卷十。又称内八卦。即围绕掌心周围八个穴位的总称。“运八卦,除胸肚膨闷,呕逆气吼噫,饮食不进用之。”...
...针灸歌诀名。见《针灸聚英》。歌中列举一些常见证候的用穴。《针灸大成》载此,略有修改。全文如下:“或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或针水,水分挟脐上边取。或针结,针着大肠泄水穴。或针劳,须向膏肓及百劳。或针虚,气海、丹田、委中奇。或针气,膻中一穴...
...十三穴……第二针手大指爪甲下,名鬼信。”《针灸大成》指为少商穴。...
...针灸歌诀名。见《针灸大成》。内容概括针法和一些要点。如:“定穴行针须细认,瘦肥短小岂同群。肥人针入三分半,瘦体须当用二分;不肥不瘦不相同,如此之人但着中。只在二、三分内取,用之无失且收功。”又:“寸寸人身皆是穴,但开筋骨莫狐疑;有筋有骨傍...
...机体正气渐复,疾病向愈。3.得气与补泻手法有关针下得气,是施行补泻手法的基础和前提,《针灸大成》说:"若针下气至,当察其邪正,分清虚实"。说明针下得气,尚有正气、邪气之分。如何分辨,则根据《灵枢·终始》所说"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
...《素问》十二卷,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及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而所撰述,亦非一而与孔子、子思之言并传也。盖《灵兰秘典》、《五常正大》、《六元正纪》等篇,无非阐明阴阳五行生制之理,配象合德,实切于人身。其诸色脉病名,针刺治要,皆推是理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