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猜谜识浮萍_【中医宝典】

...□ 尚学瑞 河南辉县市中医院 有年夏天,一个下雨午间,神农本草经》,系水生漂浮草本植物紫萍全草,全国分布广泛,夏季捞取,晒干使用。其性味辛寒,有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之功,可治疗风热感冒、发热无汗、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水肿等病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017.html

《本草纲目》简介_《本草纲目》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结晶。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

http://qihuangzhishu.com/105/1.htm

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官讲授医经。王安石变法后,推行三舍升试法,改革医学教育。熙宁九年(1076)太医局不再隶于太常寺,成为医学教育专门机构,开医学教育独立发展先河,置提举及局判、管勾官。局判以知医事者充任,掌医学教授学生。通常每年春季招收学生,以300人为额...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2.htm

中央医药机构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太医院设置朱元璋自称吴王之初(1364),即仿元制设置全国性医药行政管理机构——医学提举司。司中设有: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医学教授、学正、官医和提领。吴三年(1366年),改医学提举为太医监,设少监(正四品)、监远(从五品)。...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36.htm

第十九回 花灯娃孽障 甥馆笔生涯_《蜃楼志》

...寸草无存。理黄于年底躲账潜逃,不知去向。 他娘子茹氏十分苦楚,噙着眼泪央告晚生,要见大爷一面,不知可肯赐光?”吉士道:“这茹氏有恩于我,耿耿在心,只是我到他家,外观不雅。”邦臣道:“大爷若肯过去,这却不妨,晚生家后门与他家后门紧紧靠着,只要...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7679.html

忽思慧 简历_【中医宝典】

...忽思慧,一译和斯辉,生卒年月不详,蒙古族(一说为元代回回人),约为13、14世纪间人。忽思慧是一位很有成就营养学家,在我国食疗史以至医药发展史上占有较为重要地位。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赵国公常普兰奚任徽政院使,掌管侍奉皇太后诸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86.html

忽思慧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忽思慧,一译和斯辉,生卒年月不详,蒙古族(一说为元代回回人),约为13、14世纪间人。忽思慧是一位很有成就营养学家,在我国食疗史以至医药发展史上占有较为重要地位。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赵国公常普兰奚任徽政院使,掌管侍奉皇太后诸事...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husihui/index.html

明代医事制度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同提举、副提举、医学教授、学正、官医和提领。吴三年(1366年),改医学提举为太医监,设少监(正四品)、监远(从五品)。洪武元年(1368),仍设太医院,职官设置亦无大变动。当时无御医一职,洪武六年(1373)始设御医。 (二)南北两京...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3.html

明代医事制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副提举、医学教授、学正、官医和提领。吴三年(1366年),改医学提举为太医监,设少监(正四品)、监远(从五品)。洪武元年(1368),仍设太医院,职官设置亦无大变动。当时无御医一职,洪武六年(1373)始设御医。(二)南北两京太医院明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2.html

《本草纲目》其他版本_医学古籍_【文学360】

...《本草纲目》脱稿于1578年,又经过反复三次修改后终于定稿。为了能尽快刊刻此书,李时珍不顾年高体弱,于1580及1590年两次前往太仓和南京,请当代文学家、曾任刑部尚书王世贞作序,之后经金陵出版书商胡承龙应允刻印。从1590年(明万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646.html

共找到847,97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