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而逐之。吴茭出又云∶八味丸治痰之本也。此二公者,真开后学之蒙 ,济无穷之夭在,盖痰者,病名也。原非人身之所有,非水泛为痰,则水沸为痰,但当分有火无火之异耳。肾虚不能制水,则水不归源,逆流泛滥而为痰,是无火者也。故用八味丸以补肾火。(张)...
...合参,彼此互发,相得益彰,泛视之竟似重复,实反复发明诸经形证。今之治病不明经络者,通忽此法耳。─病机百出,书不尽言,集中诸病,皆确见于平时临症而不惑者,故敢就正当世。至如篇中,或因文义拘牵,而病情不无遗漏,或因言此彼明,而辞意概从省释,又或...
...医名。正德(1505-1521年)间曾至京师,受武宗召见,并赐号“抱一守正真人”,后返蜀,卒于成都。着有《韩氏医通》二卷(1522年),强调四诊合参以鉴别病证,提倡“六法兼施章”之医案格式,为后世循用。另着有《杨梅疮论治方》一卷,为我国早期...
...百问。毫无差异。岂书估以钱氏之书。剽为朱彦修所撰者欤。国宾字君颖。浙钱塘人。〔女科百病补遗〕一卷 存〔李氏(长科)胎产护生篇〕一卷 存小引曰。予壮岁艰嗣。服祖传秘方。联举六子。每值闺中坐草时。辄为魄动心惊。壬申夏产第四儿难甚。兼以收生老媪耄...
...小说月报》、《奔流》月刊、《大江月刊》、《国民新报》副刊)。 〔2〕本篇最初印入《壁下译丛》单行本。 〔3〕开培尔(R.von Koeber,1848—1923) 德国作家。原籍俄国,早年在莫斯科学习音乐,后在德国留学,毕业后担任日本...
...。《玉匮密钥》曰∶休治风,休治燥,治了火时风燥了。夫火为风燥之本,能治其火,则是散风而润燥,何风燥之有哉!此 症所以宜补气液而兼散痰火,(张)常以十全大补,少佐附子,行参 之性以补卫,引归地之性以养荣,则内起之风火潜消,而 不治自愈矣。夫人...
...生冷.以致腹痛吐泻.脉沉迟.手足厥冷者.此即太阴中寒也.理中加藿香、浓朴主之.阳暑 此即动暑.见前.(以上合参治法汇叶案暑症全书)暑风 暑月病患忽然手足搐挛者.暑风也.香薷饮加羌防.呕恶加藿香、陈皮、小便不利加二苓、泽泻、滑石.有痰加半夏....
...白糖参”。蒸熟后晒干或烘干的叫“红参”。 【原形态】多年生宿根草本,高30~60厘米。主根肥厚,肉质,黄白色,圆柱形或纺锤形,下面稍有分枝;根状茎(芦头)短,直立。茎直立,圆柱形,不分枝;一年生植株茎顶只有一叶,叶具三小叶,俗名“三花”;...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裘序 梁序 小引 凡例 卷一 赋禀 护胎 指纹析义 指纹切要 三关部位歌 浮沉分表里歌 ...
...三服。甘草干姜汤(玉函) 治胃中阳虚。咽干烦躁吐逆。理中汤去人参、白术。金匮三物大建中汤 治胸中大寒。呕吐不能食。及少腹冷积作痛。理中汤去白术、甘草。本方干姜用四钱。人参用三钱。加蜀椒半合。(去闭口者。炒去汗)水煎。去滓。纳胶饴半杯。微火...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