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籍中句号的使用方法 中国的古籍,没有类似今天使用的标点。古代有些文字(例如甲骨卜辞)有时用分行或隔离来表示停顿,这种情况也并不普遍。所以历来认为学会断句是读书的基本要求。 汉代表示断句的符号是“、”和“”。“、”用来表示较小的...
...表达能力;对书中人物的心理描写,也有其独到之处。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这书为“叙景状物,时有可观”。书个第二回的“明湖居说书”、第十二回的“黄河上打冰”,都写得非常精彩。所以早从二十年代起,就被作为范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中国古籍...
...便宜,叙述这各种手段的小说就出现了,社会上也很风行,因为可以做嫖学教科书去读。这些书里面的主人公,不再是才子+(加)呆子,而是在婊子那里得了胜利的英雄豪杰,是才子+流氓。 在这之前,早已出现了一种画报,名目就叫《点石斋画报》,是吴友如〔7〕...
...《洞窟》译者附记〔1〕 俄国十月革命后饥荒情形的描写,中国所译的已有好几篇了。但描写寒冷之苦的小说,却尚不多见。萨弥亚丁(Evgenü Samiatin)〔2〕是革命前就已出名的作家,这一篇巧妙地写出人民因饥寒而复归于原始生活的状态。为了...
...a,1868—1918)通译尼古拉二世,俄国最后的一个皇帝,一八九四年即位,一九一七年二月革命后被捕,十月革命后被枪决。 〔3〕陀思妥夫斯基(iAnAeKS[KGLSOT\,1821—1881)著有中长篇小说《穷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无题 (1934年)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①。 心事浩芒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②。 《鲁迅日记》1934年5月30日:“午后,为新居格君书一幅云:(略)。” 【注解】 ①李商隐《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谓执笔判案不徇私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五个鬼齐齐的走上前去,照手一抢,把管笔夺将下来,说道,‘铁笔无私。’”...
...年》的最后一章。 〔3〕释迦牟尼(Sakyamuni,约前565—前486)佛教创始人。相传是北天竺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二十九岁时出家修行,后“悟道成佛”。 〔4〕小说作者在《后记》中说:“写到这里,总算有好几万字了。...
...在著作中记载了汉族人民在历史上(特别是宋末和明末)反抗民族压迫的事实,或涉及了当时一些政治事件,因而遭到迫害和屠杀。 〔6〕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文学家,著有《韩昌黎集》。苏轼(1037—1101),字子瞻...
...无题 (1933年) 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 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①。 十二月 《鲁迅日记》1933年12月30日:“又为黄振球书一幅云:(略)。” 【注解】 ①《太平御览·百卉部七》引《通语》:“诸葛亮见殷礼而叹曰:‘东吴菰芦中乃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