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甲酸酯前体药,其抗哮喘作用可持续24小时,对慢性和老年性哮喘的疗效优于克仑特罗(Clenbuterol)、沙美特罗(Salmeterol)等药物。 ◆药理作用 班布特罗对支气管平滑肌并无直接作用,在体内必须经胆碱酯酶水解为特布他林后才能...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二者发病机理及表现有显着不同。【病因及发病机理】...
...台湾地区有关方面日前透露,台湾发展中草药新药25年,目前已核准12项试验申请,其中2项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进入新药上市申请阶段,预计有1项药物未来3个月至半年内可获准上市。 有关方面没有公布这种新药的名称,但认为这会带动其他新药项目...
...本文探讨在严格的中药指纹图谱技术质量体系的条件下,应用技术秘密或商业秘密的方式保护中药企业的知识产权,回报企业对新药开发的投入。我们认为在中药新药的评审政策上作一些调整,在实施严格的中药质量控制体系基础上,允许中药企业以保密处方提出,省略处方...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为血液中存在一种抗血小板抗体,致使血小板破坏过多,血小板计数低下而引起紫癜;骨髓中的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巨核细胞变性、幼稚化、成熟障碍。由于本病的发病机理与免疫有关,故又称原发性...
...西药研究开发周期长、投入资金大,似乎已成为新药研发圈内人的共识,于是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股中药研发热潮,其中包括不少著名的大学院校以及与医药有关的著名科研机构。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制约中药新药开发的瓶颈主要有两:一是...
...中新社北京十月三十日电(曾利明秦秋)今天通过国家科技部专家组验收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成果显示,抗艾滋病中药研究又取得了新成果。 由中国最早开展抗艾滋病研究的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承担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是中国科技部...
...日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药剂科和解放军304医院药剂科专家在其共同开展的一项研究中证实,与甲硝唑相比,替硝唑在体内消除得更慢,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时间更长,抗厌氧菌作用更强。 替硝唑是新一代硝基咪唑类抗厌氧菌新药,比甲硝唑疗效更高,耐受性...
...即通常所说的HBV DNA转阴;80%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复常。 与另一种抗乙肝病毒药物阿德福韦比较,这项公布的数据显示,针对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e抗原阳性的患者治疗24周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45%接受恩替卡韦片治疗的患者和13%...
...『标本采集』采手指血20ul,注入盛有血小板稀释液0.38ml试管内,立即混匀。『正常值范围』100—300*109/L或10—30万/mm3。换算成SI单位因数:0.001。『临床意义』1、增加:生理性有运动或进餐后,病理性有急性失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