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为21世纪五大重点疾病之一。而寻找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药物,成为国际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以往,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主要从抑制胆碱酯酶、改善症状、改善脑内微循环及脑代谢等角度治疗。现在,国际研究热点集中在减少引起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物质A...
...近年来,对于中药单味药抗心律失常的研究较多,经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报告,对不同的心律失常具有作用的药物有: 对各类过早搏动均有效的药物: 室性早搏——人参、麻黄、附子。 ...
...用于治疗早泄的研究)。 ■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SSRI) 这类药物如氟西汀和帕罗西汀阻滞突触间隙重摄取5-羟色胺,因而使突触的5-羟色胺增加。该类药物的镇静、抗毒蕈碱或心脏毒性作用明显弱于三环类抗抑郁药。同时,过量的安全性也较三环...
...未用秋水仙碱治疗均与较早发生HCC相关(P分别为0.03、0.05、0.006和0.0001)。 研究提示:秋水仙碱预防HCC的作用独立于年龄、血小板计数、AFP和ALT等其他因素,其作用可能源自其本身的抗炎特性和对有丝分裂的抑制作用。当然,...
...相互作用在几方面与麦角类激动剂不同。(1)它对DAD2亚族(Subfamily)受体(D2,D3和D4受体)有高度选择性,与肾上腺素能或5-HT优受体几乎役有相互作用。(2)它对D3受体有优选亲和力。在治疗PD的运动和精神综合征时有突出疗效。...
...领域的禁区。据介绍,目前我国开展小儿射频消融术的医院仅有两三家。 李小梅教授认为,由于小儿具有血管细、心脏小等特点,为婴幼儿实施射频消融术难度高、风险大,因此需要慎重选择。对于3岁以下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尽量先采取药物治疗;3岁~14岁是...
...(路透社医学新闻)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在应用埋藏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室性心动过速(VT)和室颤(VF)的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和具有室性心律失常倾向的病人中进行降脂治疗的前瞻性实验来证实。 在相关述评中,威斯康辛州马胥菲尔德诊所的...
...抗心律失常药物大部分可影响心肌的除极和复极,或使电解质发生改变,对心脏特殊组织的自律性、兴奋性和传导性产生影响,故临床上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如应用不当或由于个体差异,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某些心律失常。 如奎尼丁可抑制心肌的传导,使有效不应期...
...,PU中有很高的Hp检出率。当前有足够证据表明:Hp与本病的发病、病变的严重性、活动性及顽固不愈和早期复发有关。基于PU病因研究和治疗药物的发展,本病的疗效不断提高,防止复发的研究不断增多。现将有关方面介绍如下:1 H2受体拮抗剂与质子泵...
...抗心律失常药可通过不同作用机制,改变心肌细胞的自律性、传导性、动作电位时程、有效不应期等电生理特性,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显然,药物所致上述心肌电生理特性过度改变,将导致新的心律紊乱,因此这类药大多安全范围狭窄。由于心肌血液供应丰富,该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