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2)控制高危因素:针对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以及有家族史等情况,给予积极处理。当然,在这些危险因素中有些是可以控制的,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
...患者的血压是冬季高夏季低。 3、昼夜变化:血压在昼夜24小时内出现一种生物钟节律波动。用24小时自动测压仪记录血压的波动可知,正常人在上午9时、10时血压较高,下午3-5点血压亦较高,晚间睡眠后血压较低。24小时内血压的波动范围平均为4±2~...
... 低血糖的建议:08版指南对于发生无察觉低血糖或严重低血糖事件的患者建议提高血糖控制的目标,以免发生更严重的低血糖。 对于抗血小板药物的建议:08版指南并没有推荐年龄30~40岁,特别是出现其他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还指出...
...(低压)在90~99毫米汞柱的患者来说,如果没有心、脑、肾等部位的合并疾病,而且在没有危险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是可以通过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达到控制血压目的的。这里讲的危险因素,是指高脂血症、吸烟、大量饮酒、饮食过咸、超重、缺乏运动等。这类患者...
...病人,有10人在介入治疗前已严重休克,有6名患者入院时已停止了呼吸和心跳,由于抢救及时,都死里逃生。 赵教授告诫患者,防治心梗的关键是化解血脂沉积。降血脂是防治冠心病的最佳措施之一,也是最根本的措施。即使是已接受了冠脉介入治疗的病人,也必须...
...的药物均可保护肾脏,减少新发糖尿病。因此“ACEI是CCB的最佳搭档”,这一结论既有理论依据,又经循证医学的检验,但ACEI并非联合方案中的基础。这首先是因为早期血压控制几乎是高血压患者所有终点事件(除心力衰竭)的重要预测因素(VALUE、...
...酸性产物大量积聚形成酸中毒,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管内失液加重。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不可逆改变。临床人员就应尽可能及时地抓住患者自身代偿期短暂过程,尽早恢复血容量,纠正组织缺氧,阻断恶性循环,是失血性休克治疗成功的关键。...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曹小织告诉他,之所以出现头昏、头痛等症状,完全是降压过猛、血压下降过快造成的。 血压骤降 危险大 尽管高血压是一种耳熟能详的疾病,但正确降压的知晓率却很低。临床上,很多患者只要发现血压升高,总急于想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血压...
... 纽约西奈山医学院Michael E. Farkouh博士告诉记者说,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特别是布洛芬,确实具有与阿司匹林相互作用的可能。而对于心脏病发作和卒中高危来说,这种相互作用是严重的,因为这些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这些心血管疾病...
...治疗患者等一系列消灭梅毒的措施。50年代末,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控制了梅毒。近年来,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及西方不健康思想的侵入,梅毒在我国一些开放城市又有所抬头,年青人更易受到西方道德观念的冲击和影响,而成为本病的高危人群,为了保护自身和子孙后代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