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大中)风科集验名方〕(旧阙撰人名氏。验字作论。今据读书敏求记补订。)国史经籍志二十八卷 阙赵素序曰。夫方者。乃九州岛风物之宜。治病之方也。上古大圣人帝羲帝农帝轩。忧患后世生灵之疾苦。所以作也。曰方。曰法。曰术。乃雷公巫彭之所授也。...
...引经报使(洁古《珍珠囊》)手少阴心(黄连细辛)手太阳小肠(本黄柏)足少阴肾(独活桂知母细辛)足太阳膀胱(羌活)手太阴肺(桔梗升麻葱白白芷)手阳明大肠(白芷升麻石膏)足太阴脾(升麻苍术葛根白芍)足阳明胃(白芷升麻石膏葛根)手厥阴心包络(柴胡...
...HOMALOMENAE 【别名】一包针、千颗针、千年见、丝棱线 【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平丝芋属植物千年健Homalomena occulta (Lour.)Schott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有的略扁...
...KADSURAE 【别名】爬岩香、风藤 【来源】本品为胡椒科植物风藤Piper kadsura (Choisy) Ohwi的干燥藤茎。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根、叶,晒干。 【性状】本品呈扁圆柱形,微弯曲,长15~60cm,直径0.3~2cm。...
...吉旦。前奉政大夫太医院院使后学薛己谨序。〔闻人氏(规)痘疹论〕国史经籍志三卷 存刘尚义曰。夫痘疹论者。闻人氏规所着也。规素业儒。而久不得志。以故锐意于岐黄之术。而为此书。其说虽出于张从道百二十篇。然考变分论。因证分治。因治应方。而于病之缓急...
...自别录中所采记。而别录不是成乎弘景之手。隋志所谓陶氏别是一人。艺文略直题陶弘景集。李时珍以本草经集注为名医别录。其说并误矣。〔苏氏(敬)新修本草〕(艺文略作唐本草)旧唐志二十一卷 佚孔志约序曰。盖闻天地之大德曰生。运阴阳以播物。含灵之所...
...本,则有间矣。既以补乡邦之阙,亦使学者据旧鉴新,思公所以增损移易,则虽与公生不同时,殆将如升堂避席,亲承指授,或因是稍悟为文之法,此区区本意也。六月己巳,前进士周必大谨书。〈周必大刻本《欧阳文忠公集》〉欧阳文忠公集序(明·李均度) 文之有集...
...《饮膳正要》推论为“兼通蒙汉医学”的太医所撰,看来根据不足。 《瑞竹堂经验方》(下称《瑞竹堂方》)。原著在明代中叶后国内已失传,但书中许多内容则散见于国内外许多医药文献,其原序两则及清明两代若干辑佚和抄本,分别在中国和日本有关部门和私家...
...自庖牺画卦,文字聿兴,立记注之司,以存警诫之法。《传》称左史记书,《尚书》是也;右史记事,《春秋》是也。洎唐虞氏作,木火递兴,虽戢干戈,质文或异。而九丘、八索,祖述莫殊。宣父删落其繁芜,丘明捃拾其疑阙,马迁创变古体,班氏遂业前书。编集既多...
...茺蔚(益母草) 【释名】益母、益明、贞蔚、推、野天麻猪麻、郁臭草、苦低草、夏枯草、土质汗。 【气味】(子)辛、甘、微温、无毒。(茎、叶)辛、微温、无毒。(花)微苦、甘、无毒。(根)甘、无毒。 【主治】: 妇女胎前产后各种疾病:用连根收采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