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释义_《正骨心法要旨》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定应端之处,酌其重轻,或从下往上端,或从外向内托,或直端、斜端也。盖骨离其位,必以手法端之,则不待旷日迟久,而骨缝即合,仍须不偏不倚,庶愈后无长短不齐之患。提法 提者,谓陷下之骨,提出如旧也。其非一,有用两手提者,有用绳帛系高处提者,有提...

http://qihuangzhishu.com/315/5.htm

中暑的穴位推拿疗法_百病推拿_【中医宝典】

...足背部反射区:扁桃体、胸部淋巴腺(胸腺)、上身淋巴结、下身淋巴结。 常用手法 1.足底部反射区:拇指指端点、食指指间关节点、钳、食指关节刮、拳刮、拇指、擦、拍法等。 2.足外侧反射区:、拇指等。 3.足背部反射区:拇指指端...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503.html

分阴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小儿推拿方法名。常用部位有:①由小儿腕掌部中点向两侧分。可调和气血,用于治疗惊风,痫症,昏迷,抽搐,泄泻,痢疾,咳喘痰喘及乍寒乍热等病症。《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盖小儿之病,多因气血不和,故一切,必先从阴阳分起,诸症之要领,众...

http://qihuangzhishu.com/168/533.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推拿手法名。即捏。《灵枢·刺节真邪》:“大热偏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泻之,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而散之者也。”详捏...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273.htm

手法同异多寡宜忌辨明秘旨歌_《幼科推拿秘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攻去痰火有用.慢惊推拿须补.自外而内相从.一切补泄法皆同.男女关腑异弄.虽一定不易.变通总在人心.本缓标急重与轻.虚实参乎病症.初生轻指点穴.二三用力方凭.五七十岁渐深.医家次第神明.一岁定须三百.二周六百何疑.月家赤子轻为之.寒火多寡...

http://qihuangzhishu.com/872/55.htm

中医调治颈椎病五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手法。 舒筋解痉类手法 包括拿揉、滚、点按分法。该类手法以放松类手法为主,适用于除脊髓严重受压的脊髓型颈椎病外的所有类型颈椎病。 拿揉 医者站于患者身后或患侧,用双手或单手拿揉患者颈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肩背部及患肢肌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604.html

总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小儿推拿方法名。又称收诊法。用一手食指掐按小儿的肩井穴。另一手捏住小儿的食指和无名指,伸摇数次。不论何种病症进行推拿治疗,都以本法为结束手法,故名总收。《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诸症毕,以此法收之,久病更宜用此。”现在临床上常将...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9.htm

郑毓琳和他创立的热凉补泻与针刺八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 郑毓琳注重热凉补泻手法,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出临证针刺八,施针时重用左手,左手与右手互相配合,认为得气和气至病所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他提倡针刺与气功相结合,主张临证取穴,穴少而精,治疗中风半身不遂...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664.html

足部按摩保健与治疗:产后腹痛_中医疗法中医气功_【中医宝典】

...手法 1.足底部反射区 拇指指端点、食指指间关节点、拇指关节刮、钳、按、食指关节刮、双指关节刮、拳刮、拇指、擦、拳面叩击等。 2.足内侧反射区 食指外侧缘刮、按、拇指、叩击等。 3.足外侧反射区 食指外侧缘刮...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694.html

足部按摩保健与治疗:产后腹痛_【中医宝典】

...手法 1.足底部反射区 拇指指端点、食指指间关节点、拇指关节刮、钳、按、食指关节刮、双指关节刮、拳刮、拇指、擦、拳面叩击等。 2.足内侧反射区 食指外侧缘刮、按、拇指、叩击等。 3.足外侧反射区 食指外侧缘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242.html

共找到130,5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