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赤白皆湿热,脐腹痛甚湿热结;经曰∶小腹冤热,溲出白液。冤者,湿热屈抑凝滞,结于任脉,自胞上而过带脉,出于大、小肠之分,淋沥以下,故曰带下,赤属血,白属气。其证∶头昏目眩,口苦舌干,咽嗌,大便或闭或溏,小便涩,皆热证也,如赤白痢浊一般,...
...崩漏不止,经乱之甚者也。盖非时血下淋沥不止,谓之漏下。忽然暴下,若山崩然,谓之崩。中由漏而淋,由淋而崩,总因血病调治之法。凡崩漏初起,治宜先止血,以塞其流,加减四物汤,十灰丸主之。崩漏初止,又宜清热,以清其源,地黄汤,或奇效四物汤主之。...
...产宝云∶未出女子有三病,何也?答曰∶女子一病者,经水初下,阴中热,或当风卧,或扇风;二病者,太冲脉盛,气盛则内热,以冷水洗之;三病者,或见带下惊怖者。若三者,一有所受,后必有带下之证也。(方用神仙聚宝丹。)...
...带下之因有四。一因气虚。脾精不能上升而下陷也。一因胃中湿热及痰。流注于带脉。溢于膀胱。故下浊液也。一因伤于五脏。故下五色之带也。一因风寒入于胞门。或中经脉。流传脏腑而下也。然有赤白之分者何也。赤者属血属热。热入小肠而成。若实热郁结。则为...
...古代对专门治疗妇产科疾病医生的一种称谓。“带下医”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带下病发生于妇女,因此,带下医即指妇产科医生。...
...【原料】白果12克,腐竹50克,粳米100克。 【制作】将白果去壳皮,同腐竹、粳米同煮为稠粥。 【用法】每日1次,空腹食。 【功效】养胃,清肺热,固肾气。 【主治】适用于脾虚带下。 【宜忌】白果有小毒,不可多食。 带下...
...作者:沈金鳌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自序 凡例 卷一 月经 治月经病方 卷二 胎前 治胎前病方 秦氏世传逐月养胎方 卷三 小产 治小产病方 临产 治临产病方 附前人治临产效方 卷四 产后 治产后病方 卷五 带下 治滞下...
...作者:沈金鳌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自序 凡例 卷一 月经 治月经病方 卷二 胎前 治胎前病方 秦氏世传逐月养胎方 卷三 小产 治小产病方 临产 治临产病方 附前人治临产效方 卷四 产后 治产后病方 卷五 带下 治滞下...
...【原料】茯苓粉、车前子各3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车前子(纱布包)加水300克,煎半小时取出。加粳米和茯苓粉共煮粥,粥成时加白糖适量。 【用法】每日空腹服2次。 【功效】利水渗湿,清热健脾。 【主治】适用于湿热带下。 【...
...【原料】金樱子10~15克,粳米或糯米50~100克。 【制作】先煎金樱子,取浓汁,去渣,同粳米或糯米煮粥。 【用法】每日分2次温服,2~3天为一疗程。 【功效】补肾,固精。 【来源】适用于妇女带下、子宫1脱垂。 【宜忌】感冒期间以及发热...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