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因病分析_中医辩证病因辩证_【中医宝典】

...本病病因为感受百日咳时邪所致。百日咳时邪侵入肺系,夹痰交结气道,导致肺失肃降,肺气上逆为其主要病因。百日咳病变脏腑以肺为主,初犯肺卫,继则由肺而影响肝、胃、大肠、膀胱,重者可内陷心肝。 小儿肺常不足,易感时邪,年龄愈小,肺愈娇弱,感邪...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273.html

假的解释_假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请假 ask for leave 假暂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国语辞典 請假、告假。 樂府詩集.卷七十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府吏聞此變,因假暫歸。」 資治通鑑.卷二三六.唐紀五十二.順宗永貞元年:「叔文母...

http://hanwen360.com/c/12192.html

十二经脉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心等脏有直接联系,所以足少阴经有,就可出现水肿、泄泻、腹胀、阳痿,以及眩晕、目视模糊、气短,心烦等症。所以分析经络的病理变化,必须与它相络属的脏腑联系起来。(一)经气虚实经络气血的虚实是经络病理变化的一种反映。经络的气血偏盛,可引起...

http://qihuangzhishu.com/44/130.htm

答王××问《神州医药学报》何以用真武汤治其热日夜无休止立效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真武汤乃仲景救误治之方。其人本少阴烦躁,医者误认为太阳烦躁而投以大青龙汤,清之散之太过,遂至其人真阳欲脱,而急用真武汤以收回其欲脱之元阳,此真武汤之正用也。观《神州医药学报》所述之案,原系外感在半表半里,中无大热,故寒热往来,...

http://qihuangzhishu.com/513/414.htm

白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喉白阐微》:“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四时皆患白烂。”泛指急性喉伴有脓性糜烂面或似伪膜者。宜审证因,标本兼治。春、秋季患此病时应酌用沙参、麦冬之类;夏季酌加牛蒡子、胖大海、芦根之类;冬季酌加苏叶、桔梗之类。...

http://qihuangzhishu.com/166/187.htm

芍药甘草汤活用治痛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篇的29、30条,主治误汗后伤及阴血而出现的脚挛急不伸之证,药物组成为白芍药、炙甘草各四两。方中白芍酸苦入厥阴,敛阴和营,《本经》谓其:“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093.html

赋_《药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明药脉之理,识望闻问切之情。药推寒热温凉平和之气,辛甘淡苦酸咸之味,升降浮沉之性,宣通补泻之能。脉究浮沉迟数滑涩之形,表里寒热虚实之应。药用君臣佐使,脉分老幼肥瘦。老人脉濡,小儿脉数。瘦者脉大,肥者脉细。有内伤外感,风寒暑湿燥火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jian/823-6-18.html

因病术语_中医术语_【中医宝典】

...百病皆生于气 胞系了戾 悲则气消 表气不固 十九条 不内外因 冲任损伤 虫兽伤 喘家 疮家 寸白虫 大肠寒结 大肠热结 大肠湿热 大肠虚 大肠虚寒 大肠液亏 大风苛毒 胆热 胆实 胆虚 恶气 恶血 房劳 肺火 肺津不布 肺络损伤...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bingyinbingjishuyu-696-1.html

脏腑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脏腑是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发生失调的内在机理。任何疾病的发生,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都势必导致生理功能紊乱而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因此,脏腑失调的,在机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辨证论治的主要理论依据。疾病既已...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8-4.html

共找到780,0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