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状名。苔主表。舌淡红苔薄白,见于正常人或风寒表证。舌淡白苔薄白,多为阳虚,气血两虚。舌红苔薄黄,气分热初胜。舌苔由薄转厚,反映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辨舌指南》:“苔薄者,表邪初见;苔厚者,里滞已深。”...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767.htm

钘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钘"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钘的解释

...古代的一种酒器,似钟而有长颈 [bell-shaped drinking vessel] 銒,似钟而颈长者。 其求銒钟也,以束缚。——《庄子·徐无鬼》 通 “”。古盛羹器 [soup utensil] 銒羹。——《礼记·礼运》。释文:“...

http://hanwen360.com/x/9498.html

层层析法具体操作注意事项_【中医宝典】

...匀浆下滴的情况来判断,越稠越难下滴。匀浆的稀稠除影响板的平滑外,也影响板涂层的厚度,进一步影响上样量。涂层,点样易过载;涂层厚,显色不那么明显。通常,板的质量对薄层鉴别的影响不是很大,影响最大的是展开剂的配制和展开系统的饱和。 点样 尽量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950.html

贴大师吴尚先_【中医宝典】

...清心寡欲,淡泊人生,他认为,唯饮食属内物,一切都属于身外之物,不可贪欲过度,否则便会影响健康。难怪这位“贴大师”享足八十大寿呢。(祖远)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076.html

贴各方_《疡科纲要》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今之膏药古称贴。自退毒消肿,以及既溃之后提脓化腐、搜毒生肌,无不惟贴是尚。虽另掺末药,各有分寸,而膏药本以药物合成,亦必自有分别,不可温凉寒热混为一陶。市肆中物油质不净,甚且助其化腐,固不可概用。而疡医家自制贴,亦复只有一种,其意...

http://qihuangzhishu.com/805/47.htm

风恬浪静的解释_风恬浪静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1.没有风浪。 唐 裴 《传奇·郑德璘》:“物觸輕舟心自知,風恬浪静月光微。” 明 陆采 《怀香记·问卜决疑》:“臨危蹈險,江心漏船,惟願得風恬浪静,早見平安。”2.比喻平静无事。《三国演义》第九一回:“舊時國中因猖神作禍,用七七四十九...

http://hanwen360.com/cy/63247.html

南歌子·寓意注释_【古诗文大全】

...⑴著:同“着”。附着,附上。 ⑵细草:尚未长成的草。 ⑶卯:卯时,相当于早晨五点至七点。 ⑷“蓝桥”:唐人裴《传奇》中《裴航》一篇记载,唐长庆中,有裴航秀才,下第回家,与樊夫人同州,航献诗求见,樊夫人赠诗云:“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2379.html

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赏析_【古诗文大全】

...此为作者的代表作之一。全词语淡情深,清新索雅,一波三折,将客中思归的情怀抒写得婉动人。 上片首两句先写客中值上元灯节。“雪尽”则见日暖风和,大地回春。《吕氏春秋。贵信》云:“春之德风,风不信(不如期而至),则其花不盛。”故谓花开时风名花...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3517.html

贴(膏药)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贴见唐.孙思邈《千金粪方》,清徐灵胎说即膏药的古名。膏药是贴在皮肤上,利用它所含的各种药物的作用,以治疗疾病。其制法是:把一定处方的药物浸在麻油内一个时期,入锅煎熬,待药物枯黑,去渣,再熬至极为稠厚,加入黄丹(用铅与硝、硫黄制成,为黄...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543.htm

贴论_《医学源流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今所用之膏药,古人谓之贴。其用大端有二∶一以治表,一以治里。治表者,如呼脓去腐,止痛生肌,并摭风护肉之类。其膏宜轻薄而日换,此理人所易知;治里者,或驱风寒,或和气血,或消痰痞,或壮筋骨,其方甚多,药亦随病加减。其膏宜重浓而久贴,此理人所...

http://qihuangzhishu.com/160/57.htm

共找到28,6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