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喉_《包氏喉家宝》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舌菌,属心经,多因气郁而生,生于舌上,如菌状,或如木耳,红紫色。紫舌胀,属心火,内必烦躁闷乱,单用青药吹,内服犀角地黄汤,可渐愈。悬痈,生于上颚,紫色泡,如豆大,用银针脚挑破出血,凉药吹之。牙槽风,初起先齿痛不已,后牙龈内浮肿,紫黑色...

http://qihuangzhishu.com/215/4.htm

斑疹_《治汇补》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出解衣而得.(入门)脉斑疹郁热.或伏或绝.或细或散.斑疹热盛.阳浮而数.阴实而大.大率洪数有力者生.沉小无力者死.治法疹宜凉解.斑宜清火.痒者祛风.痛者清热.(绳墨)又斑疹并出者.不可纯用风药.恐变痰嗽渴呕疮疡.(汇补)用药外感斑势未透....

http://qihuangzhishu.com/636/32.htm

内治法_中医临床中医治_【中医宝典】

...入腑,便结里实证,如外科疮疡实热阳证,局部掀红高肿,疼痛剧烈,伴口干饮冷、壮热烦躁、呕恶便秘、腹胀痛拒按,舌苔黄腻或黄糙、脉沉数有力者。常用方剂如大承气汤、内疏黄连汤、凉隔散。 2.润下 用于阴虚肠燥便结,如外科疮疡阴虚火旺,胃肠津液...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chuang/b33217.html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并治法译文

...头目昏眩,小便必不通畅,腹部胀满,这是将要形成谷疸。用了泻下治疗,而腹部胀满丝毫不减轻。究其原因,是因为病人脉迟,迟脉主寒,其属寒湿内郁,所以攻下无效。 阳明病,本应当汗出多,却反而无汗,病人身痒好象虫在皮内爬行一样的,这是长期正气虚弱...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328.html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并治法译文

...头目昏眩,小便必不通畅,腹部胀满,这是将要形成谷疸。用了泻下治疗,而腹部胀满丝毫不减轻。究其原因,是因为病人脉迟,迟脉主寒,其属寒湿内郁,所以攻下无效。 阳明病,本应当汗出多,却反而无汗,病人身痒好象虫在皮内爬行一样的,这是长期正气虚弱...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2328.html

太阳伤寒大青龙、太阳入阳明去路_《伤寒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太阳中风,脉缓头痛,汗出而不烦躁,此其脉紧身痛,无汗而烦躁者,卫闭而营不能泄也,故其脉似伤寒,太阳伤寒,脉紧身疼,此其脉缓而身不疼者,营闭而卫不能泄也,故其脉似中风。中风卫闭而营郁,阳盛者固宜青龙,然当防其肾阴之旺,故立真武之法,伤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xuanjie/1293-10-6.html

《卫生宝鉴》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要 养正积自除 腹中诸虫 诸湿肿满 胃气为本 黄胆论 食劳疳黄 谷疸治验 卷十五 诸腰痛筋骨冷疼 灸腰痛 疝气治验 阴毒伤寒 白淫诸 卷十六 泄痢门 泄痢论 溢饮 濡泄 飧泄 痢疾 四时用药例 阴阳皆虚灸之所宜 结阴便血治验 葱熨法治...

http://qihuangzhishu.com/632/index.htm

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并治译文

...关脉濡而弱,寸脉反见微,尺脉反见涩。微主阳气不足,涩主阴血亏虚。阳气不足,就容易出现中风多汗,烦躁;阴血不足,就会出现形寒怕冷、四肢厥冷。阳虚不能用攻下,误用攻下,就会导致心下痞结胀硬的变。 脐右有气筑筑然跳动,是肝气虚,不能用攻下...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339.html

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并治译文

...关脉濡而弱,寸脉反见微,尺脉反见涩。微主阳气不足,涩主阴血亏虚。阳气不足,就容易出现中风多汗,烦躁;阴血不足,就会出现形寒怕冷、四肢厥冷。阳虚不能用攻下,误用攻下,就会导致心下痞结胀硬的变。 脐右有气筑筑然跳动,是肝气虚,不能用攻下...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2339.html

少阳发热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发热原因不明,治疗未见好转。此为少阳发热,宜和解少阳,以小柴胡汤加减主之。处方柴胡24克 黄芩10克 夏15克 沙参15克 甘草10克 知母15克 石膏30克 牡蛎24克 陈皮9克 茯苓12克 一剂上方服一剂,热退,诸悉减。嘱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fanzhonglinliujingbianzhengyian/1036-19-0.html

共找到155,2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