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香附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济阴纲目》味香附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济阴纲目》:味香附丸【别名】调经香附丸【处方】香附子(童便浸一宿,再用醋煮,晒干,炒)4两,当归(酒洗)1两,芍药(酒炒)1两,川芎(酒洗)1两,生地黄(酒洗)1两,陈皮(去白)...

http://zhongyaofangji.com/j/jiuweixiangfuwan.html

妇人科_《医学摘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般均用参苓桂,丹草归芎姜共煎。苓桂丹参汤(方证均见上)归地芍药汤(附) 芍药当归共地黄,桂苓甘草首马良,腹疼偏在行经后,血脉虚时用此方。柴胡地黄汤(附) 妇人经水适来期,血室旋惊热入时,须用柴芩兼芍药,地黄甘草共丹皮。(表未解加苏叶生姜...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aicui/648-13-9.html

妇人门_《王旭高临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炭 冬术 人参 陈皮 炙草渊按∶既云固冲任,而无固冲任之药。仍用归脾,恐漏仍不止。古人治崩漏急,自有专方,如血余、棕炭、百草霜、倒挂尘等,殊有效验。且脉小迟缓,其漏未必属热,或脾肾阳虚,不能固摄其血,尤非固而兼温不效,未可见血即以为热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xugaolinzhengyian/692-8-6.html

《高注金匮要略》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脉治第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治第十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治第十一 痰饮咳嗽病脉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治第十三 水气病脉治第十四 黄胆病脉治第十五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治第十六 呕吐哕下利病脉治第十七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

http://qihuangzhishu.com/637/index.htm

《高注金匮要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治第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治第十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治第十一 痰饮咳嗽病脉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治第十三 水气病脉治第十四 黄胆病脉治第十五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治第十六 呕吐哕下利病脉治第十七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gaozhujinkuiyaolve/index.html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 题辞 卷上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第一 湿病脉第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疟病脉并治第四 中风历节病脉并治第五 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 肺痿肺痈...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kuiyuhanyaolveshuyi/index.html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题辞 卷上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第一 湿病脉第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疟病脉并治第四 中风历节病脉并治第五 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治第七 奔豚气病脉治第八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治第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治...

http://qihuangzhishu.com/766/index.htm

清代科_医史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清代太医院内医学分科很不一致,有分为五科的,也有分为十一科的。清代科是指十八世纪时分医学为大方脉、伤寒、妇人、小方脉、疮疡、眼科、口齿咽喉、针灸、正骨等而言。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qingdaijiuke-1973.html

妇人科诊脉四言诗_《医学实在易》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可庆。妇人经停,脉来滑疾,按有散形,三月可必,按之不散,五月是实,和滑而代,二月为率。妇人有孕,尺内数弦。内崩血下,革脉亦然,将产之脉,名曰离经(离时常脉,)内动胎气,外变脉形。新产伤阴,出血不止,尺不上关,十有死,尽弱而涩,肠(小肠也)...

http://qihuangzhishu.com/697/47.htm

周仲瑛_临选方要领--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技巧()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流于繁琐,不易分清主次,难于掌握;主治方少,则简括明了,容易应用。如《医宗金鉴》治疝气,提到的方子就有当归温疝汤、乌桂汤、乌头栀子汤、三层茴香丸、十味苍柏散、茴楝五苓散、大黄皂刺汤、羊肉汤、夺命汤、青木香、茴香楝实丸等十一张之多,而《医学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9.html

共找到129,20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