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医事制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童10人,俱以内臣充之。御医4人由太医院医官担任。御药局主要任务是监制御用药饵,兼管收储各地进贡的名贵药材。1373年又设御药房,由提监、太监理其事,近侍医官无定员,分两班掌管御用药饵,官阶与太医院医官相似。嘉靖十五年(1536),改御药房...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37.htm

薛己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薛己(1487~1559),字新甫,号立斋。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父薛铠,字良武,府学诸生,弘治中以明医征为太医院医士,以子已故赠院使。治疾多奇中,以儿科及外科见长。薛氏得家传,原为疡医,后以内科擅名。1506年,薛已补为太医院院士;...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xueji/index.html

清代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一、医事制度 (一)太医院 鸦片战争以前,清代医事制度多沿袭明朝旧制。顺治元年(1644)设太医院为独立的中央医事机构。为帝后及宫内人员诊视疾病、配制药物,也担负其他医药事务。最初设院使一人(正五品),左右院判各一人(正六品),掌太医院事...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80.html

清代前中期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医事制度(一)太医院鸦片战争以前,清代医事制度多沿袭明朝旧制。顺治元年(1644)设太医院为独立的中央医事机构。为帝后及宫内人员诊视疾病、配制药物,也担负其他医药事务。最初设院使一人(正五品),左右院判各一人(正六品),掌太医院事。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1.html

清代医事制度以及医学教育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一、医事制度 (一)太医院 鸦片战争以前,清代医事制度多沿袭明朝旧制。顺治元年(1644)设太医院为独立的中央医事机构。为帝后及宫内人员诊视疾病、配制药物,也担负其他医药事务。最初设院使一人(正五品),左右院判各一人(正六品),掌太医院事...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29.html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五松山在南陵坑西五六里)原文、翻译及赏析_李白古诗_【古诗文大全】

..., 五松名山当夏寒。井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 陶公矍铄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此中岂是久留处, 便欲烧丹从列仙。爱听松风且高卧,飕飕吹尽炎氛过。 登崖独立望九州,阳春欲奏谁相和。闻君往年游锦城, 章仇尚书倒屣迎。飞笺络绎奏明主,天书...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8215.html

医事制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金代设置太医院,属宣徽院。太医院的名称始于金代。置提点、院使、副使、判官,掌管医药,领导太医院工作。又设管勾、正奉上太医、副奉上太医、长行太医寺职,还设有太医教官。太医的品秩凡25阶。王室的医官:太后两宫,设有医令、医丞,皇后位下设有掌馔...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01.htm

误吞铁等物_《幼幼新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可用,但立意多食自消。《千金》误吞铁而哽者方。上烧弩牙令赤,内酒中,饮之立愈。(《婴孺》用水中滓饮之。)《千金》误吞钉针及箭镞等方。上但多食脂肥肉令饱,自裹出。《千金》治误吞针方。上取悬针磁石末,饮服方寸匕即下。(古本《录验》云∶今吞针...

http://qihuangzhishu.com/343/566.htm

龙的解释_龙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銅製的龍形器物。 以銅製成龍首形狀的刻漏器或噴水器。 晉.陸翽.鄴中記:「華林園中千金堤上,作兩銅龍,相向吐水,以注天池。」 唐.戴叔倫.白苧詞:「大家為歡莫延佇,頃刻銅龍報天曙。」...

http://hanwen360.com/c/272057.html

共找到11,4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